主动收留伤病员
2025年11月01日
(二)主动收留伤病员
由于频繁作战,伤病员增多,无法随军行动的伤病员被红军部队安排在当地群众家养伤治病。绝大部分接收伤病员的老乡,对伤病员都采取了积极的治疗和保护措施。他们把红军伤病员视同自己的亲人,老人们称年轻伤病员为子侄,青少年则称他们为兄弟、姐妹,有些年轻女子甚至认伤病员为丈夫。他们各尽其能、尽其所有,积极改善伙食,为伤病员医伤治病。
在极端艰难的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主要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全力支持。尽管环境十分险恶,但是人民群众却千方百计地支援红军游击队。当国民党政府实行“移民并村”、赶群众出山之际,群众把自己的口粮、食盐等物资埋在地下,做好暗记留给红军游击队;当国民党军队逼迫群众一起搜山时,群众把竹竿中间打空,在里面装上粮食、盐、药品等,丢在深山里,待游击队晚上去捡拾;每到春耕秋收季节,群众回来耕耘,也要带些粮食进山,宁可自己少吃,也要留给游击队。在游击队活动区域,只要是红军游击队一到,当地青壮年便自觉组织站岗、放哨;当发现国民党军队进山,群众即高喊“东边牛吃禾了”“西边猪吃菜了”,暗示红军游击队隐蔽;红军游击队打土豪或袭击国民党军驻地时,群众先侦察敌情,后当向导,甚至和游击队一道参加战斗。正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援和保护,红军游击队才能在军事力量异常悬殊的形势下,灵活机动开展斗争,有效救治了伤病员,减少了队员的伤亡,并得以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