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北巡和喀喇河屯行宫的建立与覆灭

清帝北巡和喀喇河屯行宫的建立与覆灭

王明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 行宫是指专供皇帝外出巡幸时起居用的宫苑,又称离宫。长城以外很早就是蒙古族游牧的地方。蒙古族是女真族统一中国、建立清王朝的一支重要力量。清代,特别是从康熙皇帝时期开始,到乾隆皇帝、嘉庆皇帝执政时期,三代帝王一共进行木兰秋狝105次,每次避暑、打猎都要往返于从古北口到承德的200里“御路”上,为此便在燕山腹地建立了包括巴克什营、两间房、长山峪、王家营、桦榆沟等20处供皇帝及随行人员驻跸的富丽堂皇的行宫。喀喇河屯行宫是清帝在塞外建造最早的皇家宫苑,是除了热河行宫之外,面积最大,殿宇最多,也是历代皇帝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行宫。现就清帝北巡情况和建立这处行宫的缘由、作用及覆灭原因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清代政治及热河历史的研究。

[关键词] 清帝北巡;喀喇河屯行宫;建立;衰落覆灭

清代初期,社会动荡、动乱频繁,政治局面异常复杂。南有以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为首的“三藩”集团,他们拥兵自重,并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发动了“三藩之乱”;西北有蒙古族反动首领噶尔丹图谋叛乱;台湾、西藏分裂势力时刻威胁着祖国统一大业;沙俄侵略者虎视眈眈,企图对我国北方领土实行扩张。1676年,沙皇派大臣尼古拉带领使团前往北京,其目的并非为了和平,而是借机窃取中国情报。尼古拉回国后向沙皇建议:“如果现在有两千陛下的正规军,那么不仅达斡利亚地区,而且中国长城以外的土地都可能臣服于陛下的统治。”沙俄还以提供武器、重金贿买等卑劣手段,收买我国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阴谋肢解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康熙十三年游牧于辽宁义州地区的蒙古察哈尔部的布尔尼亲王发动了叛乱。所以,处理好蒙古问题,使蒙古各部成为“塞外雄藩”十分重要。从康熙二十年建立木兰围场开始,康熙皇帝每年都要率领王公大臣、皇子皇孙和满蒙八旗子弟进行木兰秋狝,与此同时,生活在这里的喀喇沁部扎萨克扎什、葛勒藏等蒙古首领都要觐见皇帝。这些都使圈建木兰围场,建造热河、喀喇河屯等行宫成为历史和政治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