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出巡口外与驻跸喀喇河屯行宫情况
喀喇是蒙古语,汉语意思是旧,河屯指城,喀喇河屯(今承德市滦河镇)就是旧城的意思,也称避暑城。在清代前期一度是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最初草建于顺治七年(1650年),当时由摄政王多尔衮督建,同年十二月十九日薨于此。顺治八年正月十二日顺治亲政,立即下谕停建。同年四月,顺治皇帝巡幸塞外,五月就曾到喀喇河屯住过三天两夜。据陪同巡幸诗人查慎行的《陪猎笔记》记载,康熙帝最早到喀喇河屯的时间是康熙十一年,当时来去总共26天。康熙十六年九月,康熙帝到遵化马兰峪拜谒孝陵(顺治陵寝)后,在喀喇河屯行宫驻跸4天。随后《清圣祖实录》详细记载了康熙帝在喀喇河屯行宫驻跸的时日:康熙四十一年玄烨在喀喇河屯住9天,康熙四十二年年住11天,康熙四十三年住26天,康熙四十四年住4天,康熙四十五年住32天。甚至1703年康熙帝的50岁寿辰也是在喀喇河屯行宫举行,并特修建穹览寺。从康熙四十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共来喀喇河屯行宫驻跸50次,累计居住天数多达180余天之多。之后,随着避暑山庄的落成,皇帝到喀喇河屯的次数有所减少,但是“热河以南,此为胜境”的喀喇河屯,仍然在皇帝北巡驻跸场所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乾隆皇帝也很喜欢喀喇河屯行宫,乾隆六年,他第一次驻跸于此。在位期间共到喀喇河屯行宫94次,居住天数共计99天。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在喀喇河屯行宫里,休闲避暑,行围打猎,处理政务,接见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读书作诗,考察民生,体恤民情。嘉庆皇帝8岁时,就随乾隆皇帝到过喀喇河屯,以后几乎年年都来行宫一次。其在位25年,共到喀喇河屯行宫35次,一共居住了35天。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皇帝仓皇北逃,在喀喇河屯行宫住了两天,后启程到了热河,一年后,于1861年7月17日病死在避暑山庄。1861年9月23日,咸丰皇帝的灵柩从承德起运回京行至喀喇河屯并有所停留,同治皇帝在随行队伍之中,算是到喀喇河屯行宫的最后一位清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