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与清代秋审

一、避暑山庄与清代秋审

依清旷殿是避暑山庄正宫区中轴线上的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卷棚硬山、看似北方民居的青砖灰瓦的平房,但它却是位于澹泊敬诚殿与烟波致爽殿之间承前启后、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座建筑,是天子“九五之尊”“身居九重”建筑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座皇帝行使最高司法权力、充满政治色彩的建筑。康熙时为此殿题名“依清旷”,乾隆晚年又题名为“四知书屋”,并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起在此殿陈设祭祀桌供,作为巡行期间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

就是这样的一座貌不惊人的建筑,从清人的记载中可以知道,康熙时期就在此殿举行秋审勾决大典。乾隆、嘉庆二帝来避暑山庄驻跸时仍在此殿勾决。清代吴振棫《养吉斋丛录》的记载证实了这一点:“曩时勾决之处,宫内在懋勤殿,圆明园在洞明堂,香山在勤政殿后、致远斋之东、正直和平楼下,避暑山庄在依清旷。”

康熙、乾隆、嘉庆诸帝每年坚持北巡和赴木兰围场行围,使清帝了解塞外的环境、体察了蒙古的民情、落实对蒙古的政策措施,为巩固北部边防,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北巡行围和驻跸避暑山庄的园居生活中,他们仍然按制举行秋审勾决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