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主持编纂《四库全书》

二、纪晓岚主持编纂《四库全书》

纪晓岚第二次到避暑山庄是在乾隆三十六年,早在三年前,纪晓岚因其姻亲两淮盐运使卢见曾盐务案泄密事获罪,革职逮问,充军乌鲁木齐。越三年被召还,迎驾承德。“乾隆丙子土尔扈特使臣入贡,臣适扈从热河,叨预恭和圣制”,立成五言三十六韵,进献《御试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诗》。得旨优奖,先授编修,很快恢复侍读学士职。对纪晓岚来说,避暑山庄无疑是福地洞天,幸运之神再一次降临身边,受命主掌《四库全书》,任总纂官,这是他一生事业最辉煌的顶点。编纂《四库全书》被称为有清一代的文治盛举。自乾隆三十七年正式开馆编修,历时10年,始告完成,收入3461种书,共79309卷;存目的有6793种书,93551卷。这一万种书籍,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办法,作了系统的编排。皇子永瑢任总裁,总纂除纪昀外,还有陆锡熊,总校陆费墀。对部分清廷认为有违碍的书籍,或删掉,或篡改,尽失原书本来面目。但是它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代的主要著作,使许多典籍为中华民族保存了文化遗产,仍不失为举世闻名的珍贵典籍。早于《四库全书》成书的《四库全书总目》,以纪晓岚为主撰,是一部对万种文献扼其旨意,得其大要的宏伟的学术巨著,代表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最高成就。乾隆三十九年以《总目》二百卷篇帙过巨,纪晓岚又奉命简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既有利于推广学术,又嘉荫士林。国家藏书总目同时编制繁简二本是清朝以前各代所没有的创举。清仁宗颙琰对总纂纪昀评价:“美富罗四库之储,编摩出一人之手……似此集成今古备册府之大文,皆其宣力始终,尽儒臣之能事。”《四库全书》告竣后,用毛笔工楷先缮写成四部,送藏北京皇宫文渊阁,沈阳盛京文溯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是为北四阁。后又缮写三部,分储南三阁。纪晓岚为校理庋藏文津阁《四库全书》之故,先后四次扈从承德。他在《槐西杂记》中说:“余校勘秘籍,凡四至避暑山庄:丁未以冬、戊申以秋、己酉以夏、壬子以春,四时之胜胥览焉。”乾隆五十二年正月,纪晓岚升任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五月乾隆帝发上谕:“热河文津阁所贮《四库全书》。朕偶加翻阅其中讹谬甚多……因思文渊、文源二阁所贮《四库全书》,其讹舛处所,亦不一而足”,“著将文渊、文源、文津三阁书籍,所有应行换写篇页,其装订、挖改工价,均令纪昀、陆锡熊二人一体分赔”。“复令纪昀率原校疏漏之员往校文津阁书,陆锡熊往校文溯阁书。”因此这年冬天,纪晓岚奉敕来到了避暑山庄。乾隆五十三年秋,为校勘《四库全书》,纪晓岚再至避暑山庄。经过仔细校对,他向乾隆帝奏陈校勘结果和赔罚意见:“查出誊写落字句偏谬各书六十一部,漏写《永乐大典》书三部,坊本抵换者一部,漏写遗书八部,缮写未全者三部,坊本抵换者四部,排架颠倒书四十六部,匣面错刻漏刻及书签误写者共三十部。其遗漏抵换诸书,请交武英殿、翰林院二处查寻底本,俟回京赔写;其应换刻匣面,俟赔写书完后,仍赴热河,携带工料,亲自监阅抽改。所有应赔书带书面,请按数于武英殿交价领用。”乾隆五十四年夏,纪晓岚第三次到避暑山庄,这次不像前两次那么辛苦,他自己说:“乾隆乙酉夏,以编排秘籍役滦阳。时校理久竟,特督视官吏题签庋架而已。”然而,乾隆五十六年七月,弘历偶而翻阅文津阁书,见扬子《法言》卷一首有空白两行,一核对,发现是将晋、唐及宋人注释名氏漏写了,其他书内也发现个别错字,他又对总纂纪晓岚、陆锡熊大加申斥。于是纪昀在乾隆五十七年春第四次来到避暑山庄。复查结果,文津阁书仅经部即有空白舛处一千多条。经过这四次校勘,文津阁书查出了许多错误、谬舛之处,另外缮写改正并抽换,对校勘中甘苦,纪晓岚自有一番感受:“检校牙签十万余,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毋置疑,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成为珍贵的善本书,纪晓岚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