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论及余论

三、结论及余论

作为一位深受国人尊崇的神灵,人们希望关帝除了能在国家利益方面发挥保疆卫土、安邦定国的神职外,还能在个体家庭方面实现众人求财得利、祛病消灾等现实愿望,甚至人们还将关帝当作财神和行业神来拜祭。可以说,关帝是中国神灵系统中神职最多的神灵。也就是说关帝在民众眼里具有世俗所期望的全能神职。因此,按时祭祀关帝则成为必然。一般来说,旧历五月十三日是祭祀关帝的日子,在这一天朝廷会在官修关帝庙中进行官方祭祀,普通民众也会自发地在民建关庙中进行祭祀活动,“是日,民间赛会尤盛。凡国有大灾则祭告之”。或者“每逢五月,自十一日起,开庙三日,梨园献戏,岁以为常”。丰富的纪念活动,往往会引发出热闹的关帝庙会文化,迎祭神祇、艺能表演、商品交流是其中三大构成要素。民众在这种既“娱神”的活动中,同时又享受到了“娱人”的快乐。简言之,关帝信仰在满足清代统治阶级追求长治久安与普通民众希望生活幸福的不同诉求上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承德地区关帝庙数量众多,规格较高,统治者看重关帝保疆守土、稳固江山的政治功能,下层民众喜欢其祛病消灾、赐福添财的神职,而承德地区的关帝信仰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又具有特殊的含义,关帝庙在清代曾发挥过礼宾部的作用,成为边疆少数民族首领来热河拈香瞻礼和国外使团的入住之地,见证了中外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避暑山庄丽正门西侧的承德关帝庙,1983年认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经过重新修葺,面貌焕然一新,已于2002年开始重新面向游人开放。但是相较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保护程度和旅游开发度,关帝庙的“旅游经”念得并不好。虽然关帝庙也属于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群,但是其地位远远赶不上外八庙。为了提高承德关帝庙——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敕修的关帝庙的影响,我们建议承德避暑山庄旅游开发相关公司将关帝庙也纳入避暑山庄周围寺庙游览区域,在每年迎领大批国内外的游客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旅游的路线图中增加关帝庙一个环节,这样既可以促进旅游经济的繁荣,也可以扩大承德关帝庙的知名度,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承德旅游。总之,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承德现存的关帝庙,有助于承德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打造。

原载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