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造园的发展反映“盛世”经济实力雄厚

(一)山庄造园的发展反映“盛世”经济实力雄厚

避暑山庄不是一次建成的,从康熙到乾隆,先后历经八十多年时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经营思想,山庄前期与后期,呈现出不同风貌。

始创于康熙四十二年的避暑山庄,处于康乾盛世初期,社会经济尚不发达,清王朝国库储存并不丰厚。因此,康熙经营避暑山庄的主导思想是强调俭朴、崇尚自然、力戒奢华。他在《芝径云堤》诗中说:“命匠先开芝径堤,随山依水揉辐齐。司农莫动帑金费,宁拙捨巧冶群黎。”这四句诗,反映康熙以崇尚自然为指导思想。所谓“随山依水揉辐齐”,意为山庄造园,不以豪华的壮貌与宏伟的建筑规模见胜,而是根据自然的地形地貌,把建筑置于山水之间。这样造园,不必大动土木工程,而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稍微加工即成。在康熙造园思想指导下,避暑山庄是以“化大为小”的方法,使园林建筑分散于自然山水之中。康熙为什么取“随山依水”、崇尚自然为造园的指导思想呢?原因之一,山庄自然条件好,有山地、有湖沼、有壑谷、有平原。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可以做到景随形转、建造风格多样的园林景观。原因之二,是与经济条件有关。康熙时期虽然历经由乱入治,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但国库存银并不充足。所以康熙特别强调山庄造园“莫动帑金费”,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少花钱,不要动用国库银两。

乾隆经营避暑山庄,始于乾隆六年。从乾隆六年到乾隆十九年,这一时期正值清朝快速发展阶段,“康熙盛世”已步入发展高峰,社会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展繁荣的景象。避暑山庄不仅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而且充分发挥其政治中心作用。由于国内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宗教领袖以及周边国家的朝贡国使者,纷纷来山庄拜见清帝,这使清帝经营山庄的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在乾隆看来,由于木兰秋狝活动的开展,随围的蒙古贵族的增加与朝觐制度的健全,经营山庄不能不注意观瞻效果,他说:“予承国家百年熙和之合,且当胜朝二百余年废弛之后,不可无黻饰壮万国之观瞻。”由于乾隆经营山庄思想,内含园林观瞻效果,他在维修、扩建山庄景观时,很注重外观的装饰之美。比如,乾隆十九年翻修澹泊敬诚殿时,就把原来一般木料换成名贵的楠木,并加以精工细作,充分显示出皇朝的庄严与富贵。再如,乾隆为了“壮万国之观瞻”,他在山庄内增建殊原寺、广元宫、梅檀林等庙宇时,一改山庄朴实无华的风格,既采取彩绘装饰,又用琉璃瓦覆顶,彰显其辉煌灿烂的风貌。应该指出,最能“壮万园之观瞻”的建筑,是山庄周围的寺庙。舒乙先生,对避暑山庄周围寺庙中几座庙宇进行了具体描绘:“普陀宗乘之庙有大金顶,有宏伟高达18米的大红台,有高25米的大白台;须弥福寿之庙也有大金顶,而且有八条金龙,各一吨重;安远庙有琉璃黑瓦顶;普宁寺和普乐寺则各有黄琉璃瓦顶。这些组成了一种颜色的大汇展,而且气派高贵,远看有远看的意境,近看有近看的体验感受,特别是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显然是大手笔的制胜……”舒乙热情赞美山庄周围寺庙“气派高贵”。读舒乙先生的文字,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避暑山庄周围寺庙,为什么能营造得如此辉煌呢?究其原因,自然会想到,这与乾隆“壮万国之观瞻”的经营思想是有关系的。如果进一步思考,就会想到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康乾盛世的经济实力,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经济是基础,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是难以成就如此之大的壮举的。

乾隆为了“壮万国之观瞻”,他经营避暑山庄与山庄周围寺庙,是不惜花费重金的。我们从一些文史资料中抄录几笔数字,足以作为佐证。

澹泊敬诚殿(翻修工程):七万一千五百二十五两一钱七分(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藏)

永佑寺舍利塔:二十万九千二百四十两三钱三分(内务府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

文园狮子林:七万六千三百七十九两(内务府奏销档)

文津阁:三万零九百零一两六钱(内务府奏销档)

戒得堂:三万七千九百二十七两三钱九分五厘(内务府奏销档)

烟雨楼:三万五千六百三十九两四钱一分(内务府奏销档)

采菱渡(翻修工程):三万九千一百零二两一钱七分五厘(内务府奏销档)

食蔗居: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两七分五厘(内务府奏销档)

山近轩:三万零七百二十五两五钱五分八厘(内务府奏销档)

珠源寺宗镜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三两七钱六分(内务府奏案)

碧峰寺:十一万五千六百五十二两二钱九分一厘(内务府奏案)

碧峰寺周围风景油饰裱糊费:一万五千八百八十八两九钱三分(内务府奏案)

广元宫:六万五千九百三十八两八钱五分九厘(内务府奏案)

须弥福寿和普陀宗乘之庙铜制镏金鱼鳞瓦用黄金:共达二万九千三百两,折合白银二百万两(内务府奏案)

以上列举的十几笔数字,只是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建筑工程支出的小小的一部分银两。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的避暑山庄,包容一百多处景观;半环山庄的庞大寺庙群由十二处庙宇组成。其两项建筑工程之大,这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然而这两项浩大工程,究竟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支付出多少银两,这是我们难以估量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都是在康乾盛世时期完成的。能够承受如此之重的经济负荷,可以想象康乾盛世的社会经济,是多么繁荣!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以其实实在在的体态,充分反映了康乾盛世雄厚的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