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戴逸先生的《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的总体思考
舒 苑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老干部处,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戴逸先生,以《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为题撰文,提出建立“避暑山庄学”的构想。为了建立与完善“避暑山庄学”,应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要认真思考,明确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确立编写原则。
[关键词] 避暑山庄学;研究对象;编写原则
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戴逸先生,以《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为题撰文,提出了建立“避暑山庄学”的构想,并且信心十足地说:“我们一定能够建立起这门新的学科。”
戴逸先生把“避暑山庄学”,视为一门“新的学科”。所谓“学科”,是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因此,对“避暑山庄学”的“学”,可理解为学问。《现代汉语词典》对“学问”一语有二解:一解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二解为“知识”“学识”。按第二种解法,可以把“避暑山庄学”理解为研究山庄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避暑山庄学”早已出现了,因为在避暑山庄建造过程中,就有人开始研究与评价避暑山庄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研究避暑山庄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学者或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评介避暑山庄。这些论文或专著,知识含量很高。从整个避暑山庄研究领域来看,有关避暑山庄的知识,是极为丰富的。诸如避暑山庄的创建、发展过程、景区与景观、历史地位与作用等。避暑山庄丰富的知识,不仅有利于中外游人了解山庄,而且为深入研究与探讨避暑山庄奠定了基础。
《现代汉语词典》不仅把“学问”解为“知识”,而且认为“学问”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说“避暑山庄学”尚未建成。胡适先生在《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中说:“凡一种科学的学问,必须有一个系统,绝不是零碎堆砌的知识。”胡适先生所言“科学的学问”,就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避暑山庄研究领域,已经发表或出版的论文与著作,大多数都能正确地反映避暑山庄,但没有一篇论文或一部著作,能从横向和纵向把避暑山庄方方面面的知识系统化。为了在避暑山庄研究领域,构建出能涵盖“系统知识”的“学问”,应该把“零碎堆砌”的知识,以鲜明的观点和理论原则组织起来,有条有理地进行阐述。文学研究领域,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编写的《文学概论》,就是“一种科学的学问”。避暑山庄研究领域,也应该建立“一种科学的学问”,编写出类似《文学概论》的著作。我们可以为这种著作,定名为《避暑山庄学概论》。
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必须在思想上明确几个问题,其中包括《避暑山庄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编写的基本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