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定位

一、办学定位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依托名城名校办学,吸取浙东“经世致用”的文化精髓,按照“人才培养应用型、科学研究服务型、社会服务区域型”的定位,提出“抓学科建设、促教学质量、上科研水平、办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思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创新人才。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是浙江大学和宁波市大力合作,名校名城精诚办学的一个典范。该校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与管理。学院专门成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理事会,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派员组成,作为双方讨论学院建设、解决合作办学过程中各种问题和事项的联络、协调机构。名校名城的强强联合、精诚合作,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创办初期,就确立了达到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阶段性办学目标。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院确定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此后不久又提出建设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大学。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成功创办是地方政府与高等学校良性互动的重要成果。宁波市人民政府对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下了很大的决心,同时也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2001年学院创办时,市校双方明确要共同努力,尽快将学院办成国内同类院校中的一流院校。从当时的办学情况来看,国内尚未有独立学院一说,但已有部分全国重点大学举办了一批不同于传统概念的,按新模式、新机制运作的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2003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18号)。文件首先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即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所谓新机制,即独立学院办学采用民办机制;所谓新模式,即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同时,明确了独立学院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此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被纳入独立学院的管理序列。在教育部相关文件引导下,浙江省进一步抓好独立学院的规范发展工作。2004年8月20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并加强独立学院管理的通知》,要求省内各高校:(1)进一步统一对《若干意见》的认识,理清办学思路;(2)切实落实独立校园,保障基本办学条件;(3)合理构建办学和管理体制,实行按民办机制运作;(4)赋予独立学院独立法人资格,按“8号文件”要求规范办学;(5)加强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对独立学院的监督和评估制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从建校之初就坚持了规范的独立办学。2004年,该校被教育部首批公布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试办的独立学院”和“教育部确认的各地试办的独立学院”。

自2002年以来,学院每年都召开学科(专业)建设会议,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明确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思路、重点、方法,探索适合新建高校快速提升办学层次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2009年上半年,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如何加快将学院建设成一流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以及实现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学院确定了“抓质量、创特色、重管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的奋斗目标。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从办学条件看,应当具有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优秀的软件和完善的硬件。其中优秀的软件包括先进的办学思想、优秀的师资队伍、现代化的管理和严谨的教风、学风等。从办学成效上看,应当具有显著的办学成就,主要包括具有被社会充分肯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标志性成果,主要指具有一定级别和数量的优秀教学团队与教学名师、教育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等;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办学思想与理念、办学风格与思路、培养目标与模式、管理体制与机制、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稳固的基础等。

2018年8月,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签署协议,决定深化市校合作,全面推进建设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包括转型提升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迁建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新建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浙江大学宁波国际合作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建成后的浙江大学宁波校区总占地达到1650亩。这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是一次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学院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发展,建设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大学。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上,首先,始终坚持走市校合作的办学道路。学院依托名城名校,高起点高水平办学,缩短了自身的办学周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是市校合作办学体制创新的成果。学院依托市校合作办学双方,借助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的优势,积极争取两方面的支持,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提供助力。其次,学院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学院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坚持抓质量、特色和管理,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凝练办学特色、提升管理水平等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学院的内涵发展。学院始终把“抓质量、创特色、重管理”作为内涵建设的关键和抓手,着力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再次,学院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学院以开放的思想,面向地方、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办学,贏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持续不断地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拓展办学空间,集聚办学资源和优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后,学院坚持走和谐发展的道路。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只有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