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教学
教学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是教育质量的基石。20世纪中期,美国要素主义教育家贝斯特在《教育的荒地》一书中指出:“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严格的智慧训练有赖于优良的教学”。可以说,辨别一所大学的优劣得失,主要是看教学的利弊长短。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教学秉承了英国教育的历史传统,注入了中国当今的时代特点,是诺丁汉大学先进教学经验的“植入”和当代中国大学改革经验“合成”的共同结晶。宁波诺丁汉大学学术教育的教学体系突出强化学生技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学习策略和创新思维能力教育,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容易,智力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而依赖于思维产生的创造力,则从根本上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信心。其教育特色集中体现在:学习目标管理、时间管理、项目任务管理、计划学习管理、导师制度、质量监控和评估。
(一)教学组织形式
宁波诺丁汉大学第一学年的教育以学术英语达标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为主。英语作为基本工具,必须达到雅思6.5分的水平,为将来完成各种学术活动做准备。教学上将语言能力、学术规范和创新思维三者的教育同步进行,重点是转换学生原有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技能,迅速获得英语能力,同时规范学术行为,包括写作能力的规范化、学术交流,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每项内容都采用菜单式教学,有规范的学术要求,同时每个菜单又有明确的学习技能要求。学生只要按菜单进行,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基本能力,而菜单就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每个学年学生都有一本学生手册,它不同于国内偏重于学生行为规范的手册,而是学生一个学年的教学目标、课程安排、时间分配、学生任务。学生进入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英语能力不再重点强调,学术规范则更加严格,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由于学生手册有每学期课时的详细安排、每周研讨课的主题、每节课前学生所需要阅读的书目清单,以及学生所需独立完成的课程论文题目和论文提交截止日期,这使得学生在学期开始就对课程的大框架有所了解,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因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计划书与导师以协议合同的形式签订。对于制订计划书,学校为学生开有专门技能的训练课,这既是为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更是为学生将来有能力创造性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做准备。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求有全年的学习计划,还要接受更多的训练,使他们学会面对大量的项目做方案,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极为有益。
宁波诺丁汉大学教学采用小班化讨论式的全英语授课,在每个阶段有阶段论文。通过这些形式和手段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术能力。小班教学,课堂讨论;教师讲演引路,学生相互讨论;纯粹英语授课,严禁“双语”交叉。讨论课最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水平与学习意志。由于个人表现与课程成绩挂钩,学生课前必须查阅大量资料,课中务必集中注意力、开动思维,讨论力求言之成理、持之有据。针对个别沉默寡言的同学,教师的有效办法是直接“发问”,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放飞“想象”的翅膀。
导师的敬业精神和负责态度是做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指出,大学教学“是富于想象地传授知识”,目的在于激发青年人的“生命冲动”与“创造冲动”,“引起一种令人愉快的学习气氛”,“自由地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自由地欣赏宇宙万物的千姿百态”,使教学能够展开想象的“无限的可能性”,“成为‘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富于想象地探讨学术’的故乡”。格雷·任士列教授曾经是该校首位教务长,他是国际传播学的知名专家,他当时执教的班有21位同学。为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激情、拓展想象空间,他又分成两个小班授课。
宁波诺丁汉大学学生的显著进步就在于学习观念的深刻变革和英语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前他们习惯于“排排坐”“吃果果”,“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现在十分乐意讨论争辩、碰撞交流,经常引发“头脑风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继开创质疑问难、刨根究底的学习新局面。
(二)学术训练程式
创新型教学的做法,是在每门课程教学中设计一些“作业”或者“项目”,让学生去查资料,自己去做分析,自己去找答案,开展研究性学习,将研究结果写成三五百字或者一两千字的论文。教师明确要求论文在体裁上不是“综述”,不是“总结”,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归纳提炼”,而一定要阐明个人观点,写出独到创见;在内容上力求做到材料与认识的统一,依据与观点的一致,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文风上杜绝“抄袭”“剽窃”,所有注引必须规范地注明出处,智慧的来源应该感恩致谢。这就很大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了治学品质,发展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发现创新的能力。项目任务教学是创新能力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英式教育的精髓,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实践来强化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每周要完成很多学术项目,这些项目任务,有的要求个人独立完成,有的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
研讨课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实施创新教育、启发式教学的一个突出范例。研讨课上,课程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当前最新的案例相结合作为主题,在教师引导启发下,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锻炼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研讨课也同样有细分的计划和目标。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各项讨论活动,以师生互动方式,共同参与、一起体验研究性学习。从问题开始训练探究能力,启发创新思维,以学科前沿激发研究兴趣。研讨课在有效地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以学生为主的培养方式
宁波诺丁汉大学对每个学生都建有个人学习档案,包含学生个人学习日志,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以便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以及导师个别辅导。导师个别辅导课每周一次,导师与学生一一对应,时间为20分钟,本活动除要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外,也可以拿论文初稿与导师共同商讨,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点评和辅导。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崇尚多元思维,理性引导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多元思维在教育表现形式上就是重视个性和差异,鼓励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机会。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很少有对与错的结论,只有在理性与否、逻辑性和完整性的判断,只对学生的各种作品作出客观性和合理性评判。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宁波诺丁汉大学施行启发式负责任的导师制管理。知识必须经由学习获得,教学务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英国是古老的大学导师制发源地,这种传统也带到了学校。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学术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学习、授课与指导。导师经常与学生见面,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学习情况,询问疑难困惑,指导方法思路,拓展认知视野。一位英籍教师说:“教师是教练,学生是运动员。”当问到“教师”与“教练”有什么区别时,她说,教练很了解运动员,指导时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一丝不苟,认真示范;而运动员又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他们的“教”和“练”计划明确,指导得力,动作到位。教师只有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才能够了解每一个学生,找到最为适合的方法,进行最为有效的教学。导师制的实施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拉近了师生关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教育质量便由此产生。学校的毕业生经过英国诺丁汉大学评估专家组检查验收,认为教师执教认真,学生治学严谨,质量水平与英国诺丁汉大学不相上下。
这个一以贯之、循环往复的教学范式,已经成为宁波诺丁汉大学师生的自觉行动。教育质量不能凭借最后一道工序“总成”,而要依靠一道又一道工序“累积”。一门课程的教学是这样,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是这样,朝如斯,夕如斯,月如斯,年如斯,质量就在“教学全程”奠定了根基。
(四)基于创新能力养成的教学方法
英式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论文和研讨课主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它使得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自主研究来完成。课程论文写作不仅使学生充分掌握该课程的主要理论,而且通过大量的阅读与研究逐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在课程前几天,必须在数据库中收集大量指定书目的章节,仔细阅读后做好摘记,在此基础上要花3~4个小时对指定主题进行研究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确定课程论文。例如:主题为“对比分析两家中外购物中心的组织结构与潜在问题”,那就需要学生去选择一家国内购物中心和一家国外购物中心进行比较分析。为了完成这个研究主题,学生必须进行深入探究,如做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作出对比结论,最后在研讨课上做研究结果陈述,并要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提问。教师在2个小时的课程中可能只花20~30分钟去介绍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但会留出大量时间给学生去做陈述。这个研究过程充分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