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菩萨开光
全县各地村庄一般都有福主庙。若是新建了福主庙,塑好了福主菩萨,就要请道士来为菩萨开光。有的地方,因菩萨太陈旧不灵,或地方上灾难频发,屡屡出事,不顺遂、不太平,为祈求福祉,就要给菩萨开光。所谓开光,就是要把魂灵摄入菩萨内,让泥塑木雕的菩萨有灵气。开光或是重塑菩萨要择吉日进行,并给菩萨涂粉贴金和制新袍服,在菩萨后背的洞里安放海马、鸡心之类的物品。开光有开水光和开鸟光,甚至还有开人光。开水光,是先蓄好一陂江水,在择定的时辰,将陂板猛地抽开,江水轰然汹涌而下,趁着巨大的水声放响火铳,一铳接一铳直传至庙里。其时道士作法,众人下跪磕头,水的魂魄进入菩萨体内,菩萨就有灵气了。开鸟光,即是择时将鸟巢捅开,受惊的鸟鸣叫不已,也是趁它的叫声把鸟魂接走。水光、鸟光都是摄取其魂魄,开了光的鸟活不长。开人光,那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没有了灵魂的人是活不下去的,而有了人的魂灵的菩萨就特别灵。开人光要取人的性命,这是件很严重的事,一般不轻易开人光。水光、鸟光和人光,当然是人光最好,因为人最有灵气,摄取了人的魂魄的菩萨将会特别灵。
关于菩萨开光,黄桥村有这样的传说:
清朝道光年间,村里塑了几尊福主菩萨,开的就是人光。大福主是一个大户人家痴呆儿子的魂,四福主则是一个屠夫的魂。而二福主几次开光都没有成功,反而被人追杀,于是决定秘密进行。经过多日暗访,打探得邻村有个王木匠,十分精明,做木工活常常到深更半夜。道士反复计算好时辰,择定子时摄魂开光。
当晚,十几个青壮汉子手持棍棒大刀和手铳炮悄悄向小村进发。小村没几户人家。夜色深沉,村庄睡熟了。唯有村东头小屋里还亮着一盏小油灯,王木匠正在赶做一只脚盆。那是他女儿的嫁妆,过半个月,女儿就要出嫁了。也是怪事,当晚的狗也都像是丢了魂一样,哼都没哼一声。满世界静悄悄的,只清晰地听得王木匠“唰——唰——”地刨木皮。几个黑影迅速地将小屋包围住。“谁?”王木匠几乎喊出口来。但他极敏锐地感觉到将会发生什么事,把话语咽下肚里,并不作声,迅速地操起斧头,把灯吹灭了。就在他要出逃的当儿,一件怪事发生了。他发觉楼上跳下了几个无头鬼要来拧他的脑袋,他惊恐怖万状,就在他慌乱之际,一个汉子一梭镖捅去,王木匠“扑通”倒地,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叹息。那伙人立即点响了铳炮,“嘣!嘣!嘣!……”一铳接着一铳传向庵里。这意味着已经把王木匠的魂摄到了,便急速撤退。庵里顿时燃响鞭炮,鼓乐齐鸣,点燃了香火和烛光,道士与众人跪拜祈祷,二福主终于开光成功。后来,二福主成为一位精明的神灵,所以村里就有“二福主掌香火”一说。
——青衫《故乡的传说》
黄桥村除了给菩萨开光,元宵节也有隆重的迎神祭祀习俗。十三日这天开始迎神。由头人牵头将福主菩萨清洗好,换上干净的大袍,吹吹打打,把福主菩萨迎至散厅。然后,摆上祭品,道士作法事祭祀。当晚,散厅灯火彻夜通明,燃起火堆,道士与村上的人守夜直到天明。十四日接神,这一日正式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从早上起,各家各户端着祭品和供酒来祭拜福主菩萨。点上香烛,燃放鞭炮,祈求福主菩萨保佑一家大小平安顺遂,无病无灾。散厅里香烟弥漫,烛光映照着菩萨们威严的神像。进进出出的男男女女、老人小孩都到菩萨前作揖跪拜。散厅前的场地上则摆满了赌桌和卖旱烟、糖果、油斋米饼的小摊子,聚集了众多围观的人群,异常热闹。到了晚上,敲锣打鼓扛着菩萨,颠着晃着周游全村。颠完了菩萨,道士们便挨家挨户祭灶神。祭灶神就是祈求灶神爷上天汇报时,多说好话,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多多包涵。也就是常写在灶头的那句话: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十五日,就是送神的日子,祭神活动就要结束了。各家各户将所有的房门打开,道士手持火把,念咒祭法,贴神符,驱逐邪神,祈求一年四季平安顺遂。
道士做祈祷
念文书祈祷
(本栏图片孙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