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花烛佳期
2025年09月26日
第六章 花烛佳期
婚俗是中国文化重要的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中国人婚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反映了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
“婚姻”一词在古代汉语里指男女双方的父亲。《礼记·昏义》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婚姻仅仅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一种社会性缔约,婚姻的目的就是传宗接代和祭祀祖先,唯独与男女当事人没有关系。而且在古代人眼里,婚姻的实质也并不是夫妻双方的美满幸福,而是崇上与接下。所以,在今天看来,中国古代对于婚姻的观念是重形式大于重内容,重社会性大于重夫妇的个体性。从上述对于婚姻的这种定义看,不尊重男女的意愿,基本上没有夫妻双方的影子。在这种婚姻里,夫妻既不是主角,也不是主要参与者,甚至连配角都不是。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把婚姻定义的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突出了祭祀祖先的优先地位,也就是说,传宗接代是为了祭祀祖先。这就是传统婚姻的本质。吉水的传统婚俗也在这个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