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工匠

第十一章 手艺工匠

农业就是从事粮食生产,创造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手艺工匠则创造了除粮食之外的一切。因生活、生产的需要,就会产生一门技艺,房屋、衣物、农具、木器、铁器、篾器、漆器、瓷器等等,几乎都是手艺匠人制造出来的。手艺的出现提升了社会的生活质量,有了手艺,生活才更加舒适,社会才更繁荣,文明程度更高。手工技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后来的工业文明奠定了基础。

手艺是农耕文明的一部分,工匠是从农民阶层中分化出来的。他们以个体或几个人为生产单位,游走四方,凭借一技之长吃饭,依靠手工劳动谋生。手艺工匠种类繁多,民间有“三百六十行”和“七十二行”之说。这个民间群体遍及广大城乡,大到起屋造舍,小到理个头发,生活里不能没有匠人。

吉水民间匠人主要在水西。水西地少人多,资源匮乏,生存困难,每年都有大量劳动力出外谋生,而谋生的手段就是通过做手艺找生活,类似今天的打工族。水东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不必外出,就能丰衣足食。水西的手艺人多是往水东山区一带做活,这样一来,正好各取所需,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经过长期的积累,手工技艺不断完善,传统手艺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地步。工业化的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生产逐渐替代个体手工劳动,民间手艺人精巧的技艺面临失传和后继无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