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庚帖样式
男八字庚帖面式:
谨呈本宅×××郡男学生( )( )福禄寿长庚鸿图开列于左
男八字×年×月×日×时
龙飞×年×月吉日姻侍教弟×××顿首拜盟
女八字庚帖面式:
谨具本宅×××女学生( )( )福禄寿长庚鸿图开列于右
女八字×年×月×日×时
凤舞×年×月吉日姻侍教弟×顿首拜订
凡庚帖,务要写鸳鸯书,男家写左面,女家写右面。或用一封,或用两封。俱是一体,取其男女八字配合,对语亦然。又要小心,不可造次,先将另纸开出,两行字眼算过宜成,或二十,或二十二,两面俱要一样,无此多彼少,比双此单,然后徐徐上帖,方无错误,也不得违失字体,故与人具帖、回帖,各慎之又慎,男女庚帖实乃系男女一生之祥兆也。
星期式待(字要成双) 冠笄吉期
定亲。也叫“订婚”“过聘”“过彩礼”“开亲”等。在媒人的带领下,男方按礼单所列的彩礼的一半和布帛、衣服、首饰、礼饼、定金和三代帖(祖、父、己的生庚帖子)送到女家,女家开门放鞭炮迎接,收下礼物,放上文房四宝,招待来客点心。过礼这天,女方摆酒席招待近亲。礼品上均贴红纸,以示吉兆,上盖结了籽的柏叶,象征“万年长青,子孙发达”。
所有的事务在媒人的斡旋下,一切妥当后,就要“看人家”了。“看人家”也有的说是“看落垱”,就是看女孩子的落脚地,要过一辈子的地方。男方按礼单所列各项礼品的一半送给女方,才算定亲了。即女方的嫡亲亲属去男方做客,实际上是去打探虚实,考察一下男子的长相和家底。男方则以最好的酒菜款待“看人家”的人,不能失面子,就是“冇米也要舂三下空碓”。男方对所有来“看人家”的都要回赠礼物,称为“打发”。平辈多为鸡蛋、毛巾等礼品;长辈有的会回赠做衣裤的布或毯子等。
过了礼,到此算正式定亲。准女婿喝完订婚酒,拿到女家回赠礼品后,婚约即告成立。
男家用执事和吹鼓手,以灯笼引路,抬着衣物等礼品送到女家,女家换上衣帽鞋袜、糕饼、妆奁抬回男家。这聘金和礼物通常要让女家满意。
择吉,又称“报日”,俗称“通日子”。写通期的红帖有讲究。男方请先生择出吉日,写好迎娶红帖,用信袋装好,上写“预报佳期”,连同报日菜、报日礼,派人与媒妁报送女方。女方请先生核择,如是好日子,同意,收下红帖,回帖写上“星期如命”。如女方不同意这个日子,就在回帖上写“另择佳期”,还有更文雅的词语。如男方写“仪既成兮”,女方则回帖写“礼所生也”;男方写“俪皮为礼”,女方回帖写“琼瑶以报”;男方写“聘仪十全”,女方回帖写“回仪不典”等。男方须再选吉日,直至女方同意为止。这样,完婚日子就算确定,恭候迎亲之期。从订婚到完婚,其间有两三年的,也有十年八年的,看当时订婚男女年龄的大小。“通日子”后,说明完婚的日子已正式确定了,双方即向亲友敬发请帖,恭请亲朋来吃喜酒。请帖送上门,表示对被请人的尊重。一般是先请后贺,不请不贺。贺要贺礼,只有同房同族的人不用送贺礼,只帮忙操办婚事,但拜钱还是不能少的。
过礼,也叫送“尚老担”,新娘长大成人,男方感谢其父母长辈,所以叫“尚老”。但也有的地方称“绱脑担”,因为有绉纱、胭脂、水粉等化妆品,给新娘化妆打扮。送“尚老担”属于过小礼,按礼单开具的礼品送一半,这在定亲时已交付。确定了婚期,男方要将礼单所列的全部聘礼送给女方。迎亲前一天,男方派人给女方过礼,付完所有的礼品。男方按礼单上列出的各项礼物补齐,千万不要送猪肚,会误解为女子有身孕。“尚老担”的礼品有酒、肉、鱼、鸡、饼若干。另送长辈的有:盘环、担、水礼。盘环,即是送外婆绉纱、衣服、鞋袜和肉、鱼、饼。担,即是将酒、肉、鱼、饼、手帕等送父母亲的兄弟姐妹,即舅公、舅母、姨娘等,女性还要送绉纱。水礼,即是送一般亲戚的刀头肉,一斤半左右,另带一截小肠,寓意长久,不用送绉纱。除了这些物品还有嫁娘的化妆(胭脂、水粉)、拜堂用品,如披纱(婚纱)、扎嫁妆的红绳、辞嫁用的香烛鞭炮、给祠堂的“报堂”礼金、给礼生和制作嫁妆的木匠、裁缝、金银匠等工匠的利市(红包)等。礼品贴双喜字,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女方接到男方送来的饼,在本族和左邻右舍摽饼,以示共享喜庆。
从说合到迎娶的全过程,一应事务均由媒人来往打点调停,而男女当事人从未谋面,对于女性来说,更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毫无自主可言。媒人深谙人情世故、繁文缛节和礼仪规矩,是一方风俗;媒人充当外交部部长的角色,往返双方,凭三寸不烂之舌,极力说合,互为调停妥协,善于摆平协调各种关系,化解矛盾,显示其非凡的交际能力;媒人心计善变,促成了人世间一桩桩婚姻,其中的善恶美丑、幸与不幸,是功德还是罪孽,却又难以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