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居家礼仪
2025年09月26日
二、居家礼仪
居家礼仪是家庭生活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是从家庭开始的。只有在礼仪文化氛围的熏陶中,才会成为懂礼貌、有教养的人。一般的礼仪行为要求,概括起来为“温、良、恭、俭、让”五德。尊老敬长、孝敬父母、诲幼友弟、夫妻和敬、谦逊克让、恭谦有礼、以礼律己、以德待人等,这些都是具体化了的道德行为。
长幼有序。不管是兄弟姐妹还是很熟悉的朋友,年幼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某某兄、某某姐,做到待之以敬;而为长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某某弟、某某妹,做到待之以谦,无论座次、事物名额、分发物品、处处做到让幼者为先。
生活常礼。礼仪给人以尊重而会倍感亲切。礼仪礼貌不仅表现在适当的形式中,更应存于心里。表里统一,行神统一,由表带里,由里衬表,才是真正的道德规范行为。待人接物的礼仪行为,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其实并不难做到:
1.为人子者,要定期到高龄或行动不便的长辈房里行礼问安(夫妇同去),与其聊天,问寒问暖,送餐递巾。
2.出门要主动向长辈告别辞行,回来时要到房里行礼。进门时要说“我回来了”,家中有人要迎接一下,帮着拿东西。
3.在屋里与人谈话时要关上门,以免影响其他家人。
4.去拜访人,不能推门擅入和大声敲门,应在门外通报“我是某某,可以进来吗?”待里面人说“请进”,方可进入。关系较亲密的人可以直接就座,如是客人或关系较疏的人,应等主人请其上座,再坐客座。长辈立时不可坐,长辈让座时方能就座。
5.客人告别时,要起身相送,如是长辈,要微微躬身。
6.居家不宜大声喧哗,出门时衣冠要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