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制度研究的意义

二、组织制度研究的意义

组织理论日益成为管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在管理学领域,高程德在其著作《现代公司理论》中提出:“企业不管是被看作两个以上个体实现共同目标的组合体,还是被看作价格机制的替代物,都必须形成一定的组织形态。而且,这种组织形态必然是动态的,需要不断地创新,因为企业所面对的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这也就给开展企业组织制度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必要性。”

从产业经济学领域看,自1930年代初产业组织理论出现开始,该理论体系主要是研究产业内各市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对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也即研究者大都把注意力放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上,而把企业本身忽略掉了。在这种研究思路下,企业被当成一个简单的“黑箱”,没有人对其行为以及内部运作等情况进行分析,当然也谈不上对其内部组织制度进行研究。后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1994年,英国的卡布尔教授主编出版了《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一书,其中列出的前沿问题有企业经济学、各种生产企业形式等[1],这两个问题就是研究企业本身以及其内部运作情况的,这也说明到了1990年代,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化,开始研究企业本身了。这方面的理论如“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公司治理结构等,都是研究企业的组织制度的。

从以上管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中均可看出,有关企业内部组织制度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在属于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的传媒经济学中,同样要重视传媒组织的组织制度研究。

就当前中国传媒业而言,由于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最大的外在因素之一,其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组织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现实运作的需要,在日常运作的许多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资本运作等都遇到了许许多多新的问题,可以说,外界生存环境的改变对组织制度转型的要求已成为中国传媒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传媒业集团化行为、从2000年后开始的新闻出版机构大规模转企改制、构建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等,就是中国传媒业在组织制度方面的变革行为,也反映了传媒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优化自身组织制度的一种求索,这也使研究中国传媒组织制度具有了更大的现实意义。

根据高程德教授的观点,对企业组织制度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角度,即法律形态的角度和管理形态的角度。从法律形态的角度看,法律形态即企业的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企业组织形态的主体经历了从业主制、合伙制、合作制到公司制的变迁,这种变迁集中体现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变迁上;从管理形态的角度看,企业组织的显著形态就是层级制(Hierarchy)。其实,这两个角度的内容加到一起,就是一个组织制度研究的整体框架。

本章的思路为先谈传媒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再谈传媒组织的组织结构。其中治理结构谈的是一个组织内部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分配,而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部作业活动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