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业务在报纸工作中的意义

二、发行业务在报纸工作中的意义

发行作为报纸工作的一个环节,对报纸工作而言有如下意义。

(一)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以向社会传播信息为本职功能,但报纸制作完成后,必须经过发行这一环节才能到达读者手中。发行是报纸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没有它报纸的传播活动就没有完成,这是必要环节。

(二)能检验内容产品的质量

报纸内容产品的质量如何,是否受消费者欢迎,往往很快会在发行量上尤其是零售量上体现出来。内容产品符合消费者要求,为消费者喜闻乐见,则零售量大,征订难度小;内容产品不好,则发行量也不会高。所以,从发行工作的难易程度可以看出内容产品是否受欢迎,从而也为采编业务乃至整个报社的运作提供重要提示信息。

(三)获得收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报纸的发行业务是亏损的,即一个报社仅凭销售报纸很难实现盈利。实际上这并非指所有报纸,中外有部分报纸发行即可盈利,比如日本等国的主要大报长期靠发行即可盈利,而且发行收入在报业总收入中占最大比重;即使发行业务的收入不能弥补报社总成本,但这仍是一块不可忽视的量,比如1998年末《南方日报》收取的第二年订阅费就高达1.5亿元,这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所以,发行是报社很重要的一块收入来源。

(四)影响报纸的广告收入

发行工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影响报社的广告收入。发行工作做得好,发行量大、所获得的消费者消费能力强,则能吸引到更大量、更有实力的产品的广告投放,从而为报社带来可观收入。从这一点看,发行工作确实对报社的总收入能起到基础性影响。

(五)有增值潜能

发行业务还有增值潜能。一个报社有发行这块资产,如车辆与投递人员等,就可以延伸到其他业务领域,比如做物流——在投送报纸完毕之后送牛奶、书、文艺演出票之类的,它与发行的业务状态还是比较接近的。同时,发行业务还可以使报社品牌增值,发行业务尤其是自办发行部分,有遍布城镇大小角落的报刊摊亭,所有这些摊亭、流通于这些摊亭之间的运输工具,乃至送报人员与摊亭人员等统一视觉等形象,就是一个报社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从而实现报社无形资产增值,也就实现总资产增值。而在市场运作中,总资产增值就可以有更高的融资额度、授信额度等,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发行业务获得一些社会资源,比如1990年代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社,由于自办发行需要众多征订、投送人员,多的达到3000人,所以为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做出了贡献,于是就可以据此向当地政府等申请,以优惠条件获取一些社会资源,比如用地等。

综上所述,发行业务在报社的整体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它能对一个报社的广告收入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点,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