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媒业的所有制类型
就我国非传媒领域的企业而言,其所有制类型包括公有制与私有制。公有制又包括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即企业为全体国民所有,集体所有制可理解为部分国民所共同拥有。在世界范围内,传媒业的所有制类型,也即产权归属,可分成三种,即私有制、公有制和团体所有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团体所有制不是非传媒领域企业里的集体所有制,它不像后者在目标与运行规则方面那么“公”,它更为小团体利益服务,所以,不把它归在公有制内,而作为单独的一类。
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传媒组织,在运作中有共性,也有自身特点,具体如下。
(一)私有制
私有制传媒在整个传媒业中出现较早,在当下世界传媒业中经济实力、影响力等都可谓最强。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新闻集团、Facebook、Twitter等。
即使单就私有制传媒而言,在世界范围内其运作也很复杂,不同国家与地区可能各有不同。整体而言,其主要运作特点可以简单梳理如下。
一是资产归个人所有。
二是绝大部分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当然,传媒史上不排除私人投资办传媒但不追求利润,而为某个公益性目标的。
三是以迎合受众为主要宗旨。尤其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传媒,往往迎合受众需求,偏向于注重提供受众需要的,不太注重对受众的引导或其他社会性、公益性等目标。
四是一般以广告为重要收入来源。私有制传媒有没有广告业务的,如图书出版业、通讯社行业,但其他类别的传媒广告收入仍为重要收入来源。
五是内容产品以大众化、通俗化为特色,部分呈低俗化。私有制传媒尤其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其整体上往往比公有制、团体所有制的传媒更大众化、通俗化,且具有低俗化内容的传媒更多,比如英国的《太阳报》等。
(二)公有制
公有制传媒即资产归国民公有,在实践中,其有两种不同但都很重要的运作模式,具体如下。
1.资产归国民共同所有,由国家来掌控运作
此类传媒如社会主义国家的传媒、美国的美国之音、1980年代改革前法国的广电机构等,其运作特点主要如下。
(1)传媒资产归国家即全体国民所有。
(2)运作方针由国家制定,负责人由国家任命。
(3)运作经费不同程度来自国家。有的全额财政拨款,有的部分财政拨款,有的“自收自支”,即国家不资助经费,全部经费由自己筹措。
(4)内容产品注重社会效益,风格严肃、庄重。
(5)经济效益相对较差。这个可以理解,此类传媒的目标一般是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不是首要或唯一目标。
2.资产归国民共同所有,运作不受国家掌控
此种运作模式在世界传媒业中也是重要的一类,实力比较强,影响比较大,BBC、NHK等就属于此类。此类模式在诞生及之后的很长时间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公共服务广播电视。鉴于其比较独特而我国对其了解又相对较少,现做一简单的背景介绍。
该模式起源于英国。其从根本上起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等观念,由于多方力量、多种思想的博弈,最终形成了一种广播应为公众服务,不能受限于商业、娱乐的狭窄视野与政府的控制的理念。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才最终促成了广播这种社会资源应为公众所有、应为公众服务的资产归属方式与运作模式。
具体而言,1922年11月1日,私有商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开始营业,14日在伦敦开始日常广播,属于英国开办较早的广播事业。
BBC早期经营权独立,以母公司出售收音机和其他电器产品的收入来支持广播运营,并收取收音机执照费,也即收听费,政府禁止其刊播广告。
该公司成立后,鉴于广播社会影响大、频率资源属于公共资源等原因,社会相关主体对其由私人控制、又以盈利为目标表示不满,于是英国议会于1923、1925年分别成立希可斯委员会和克劳佛德委员会,意图通过调查研究解决英国广播业运作体制问题。最终研究结果为:广播既不应由商业团体独占,也不能完全由政府控制,建议组建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共广播公司。当时,BBC创始人约翰·里斯(John Reith)建议:应给予广播更大的独立性,超越商业利润与娱乐的狭窄视野和来自政府的压力,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社会性的、宗教性的、民族性的节目体系。他给这个理念命名为“公共服务广播”。针对这个理念,社会公众、英国政府等多方达成共识。于是1927年元旦,公共服务性质也即公有制的BBC成立。
公有制运作特点主要如下。
(1)传媒资产归全社会即公众所有。
(2)以独立法人身份运作,由社会各阶层、集团的代表组建管理机构,不受政府控制。
(3)运作方针是对社会公众负责,财务目标是收支平衡,有利润也须用于事业发展,而不能像私有制企业一样分配给所有者个人等。如BBC由皇家特许状规定:应将所有收入用于公司服务目标的实现。所以,它本质上是一个为公众服务的组织,而不是私人谋利的工具。
(4)以收听、收视费为重要收入来源,也被称为执照费。早期只有广播,只有收听费,1936年电视出现,也成为该公共服务模式的一部分,所以出现了收视费。
(5)内容产品注重社会效益,风格严肃、庄重。
(6)经济效益较差。
(7)原则上不播广告。但瑞典、丹麦等国的公有制传媒会插播数量有限的文化、教育类广告,如图书、电影、电脑等。
(三)团体所有制
即资产归团体所有。团体指政党、宗教团体、NGO等。政党所有的传媒如美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世界周报》、日本共产党的机关报《赤旗报》、法国共产党的《人道报》、意大利共产党的《团结报》等,宗教团体所有的传媒如佛教团体所有的大爱电视台、基督教团体所有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
团体所有制传媒的运作特点如下。
其一,产权归团体所有。
其二,更多为团体进行宣传,无经济效益目标,少量存在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组织。
其三,团体成员捐款是该类传媒重要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