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的内涵与设计流程
(一)组织结构的内涵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全体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在工作任务、权力、责任等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也可以说,组织结构的本质是组织内员工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从另一角度看,它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
(二)组织结构的设计流程
组织结构设计事关组织运作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其设计流程主要有如下四步。
第一步,确定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活动。如组织的目标是每日推出新的内容产品,则要考虑推出内容产品需要哪些活动,如需要采访、写作、编辑、校对等。在梳理、确定完活动后,应再注意找到对实现组织目标贡献最大的关键性活动,以及贡献一般的次要活动。
第二步,对所确定的活动进行分组,形成职位、部门和层次。
此步要注意的是,工作结果或说贡献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应该归并在一起,由一个部门来承担,此所谓分组过程中的“贡献相似性”原则。与此同时,在进行部门分合时还应该考虑尽可能地使一项活动与和它有关联的活动的联系距离保持最短,此所谓“关系接近性”原则。比如,规模很大的传媒组织的某一个小部门的特定员工招聘可以自主进行,不必非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门来做,因为前者了解情况,这样效率更高,做的过程中及之后注意沟通就好。
另外,还应安排好关键性活动与次要活动的关系,使次要活动服从、服务于关键性活动,以确保组织活动有序进行。
而在设置层次时,要注意根据每个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准确地设定管理幅度——管理的员工人数,也即管理幅度要适当,这样才能实行有效管理。而在管理幅度确定后,一个组织应该有几个层次也就自然地出来了。
第三步,为各职位配备人员,并确定人员的权与责。
在配备人员时,要依照“能位对应”的原则,使职位与人员的能力相匹配;同时,在确定人员的职权时,要遵循使决策权限处于最接近活动现场的层级的原则。同时要赋予人员与职权相对等的责任。
第四步,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使工作过程、方法标准化,实现对组织内各部门和层次的整合,使它们能更好地协调工作,最终有效实现组织目标。[6]如果说,前三个步骤主要是将组织的活动分解成部分的话,那么这一步则是将部分联结成有机整体,以使整个组织能够协调一致地实现组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