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应用型高等教育给予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品牌,结合我国的实际背景,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需要历史积淀
应用型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澳大利亚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跟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在传统社会里,应用型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产业工人,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作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原理;实训机构是提供平台做重复练习,使某一项职业或者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在现代社会里,随着服务业与新兴行业的兴起,应用型高等教育承担的职能就不再仅仅是技能训练,而是多元技能的领悟与通达。在当代社会,应用型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专深的职业素养、且有技能专长的国际人才。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必须适应并面对这种现实作出改革。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缺少第一、二阶段的积淀,要培养应用型国际人才,就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模仿澳大利亚,对于技术教育分阶段、分层次地支持与发展,对不断获得良性发展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给予扶持;二是给应用型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机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传统职业技术学院存在,使其为推动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作铺垫和地基。
(二)配套教育管理制度做保障
国家应该统一确定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标准。应用型高等教育和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职业是可以有行业标准的,这个标准由国家统一规范。这种“高”标准实际上是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保护”,使其具有同传统大学一致的地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新型本科院校之所以被大家认为比老牌普通本科院校“差”,就是因教学质量没有国家标准导致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所致。
应用型高等教育教师评聘应该严格把关,且以较高的薪酬标准配套。教师入门标准往往被视为一个学校质量高低的标准。按照流俗的观点,评聘教师质量高的学校,教学质量就高,反之则低。澳大利亚应用型高等教育严把教师招聘关,使得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师资上有良好的口碑与声誉,于是,大家也就间接地认可了澳大利亚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质量。
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高奖学金与高学费并存的收费机制对于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型高等教育需要国家投入,也需要学员承担部分教育成本。澳大利亚用高奖学金吸引优秀学生报读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又通过国家标准提升学院的教育质量,又可以吸引部分学生通过比较高额的自费来弥补经费的不足。教育质量高,再通过高额奖学金吸引优秀学生,愿意高额自费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种良性循环已经形成。这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不能因为高职或者新建院校办学艰难,就降低质量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国家规范质量,高奖学金吸引优秀学生扩大其示范宣传效应,再通过高质量招收高自费的学生,这种发展思路是我们必须借鉴的。
(三)国家标准的质量导向
应用型高等教育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是两个类别,不是不同的层次,这种观念的树立需要国家标准的质量导向。澳大利亚在经济萧条与应用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背景下,用国家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用职业等级对每一个层级的质量进行定量测评,这是值得我国借鉴的重要做法。在我国,高职与新建本科院校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高校由于发展艰难,于是在高考录取时通过降低标准实现规模扩张,结果是造成恶性循环。普通民众觉得高职与新建本科院校是低层次的学校,于是更加不愿意报考。这些学校又不得已再降录取标准。这种循环使得许多高职院校把学校招生就业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殊不知,这种努力的方向是很悲观的。我国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同一行业的不同层级制定国家标准,对相应学校进行的考评也应采用国家标准。国家测评某专业,达到标准,可以予以保留,否则坚决取缔。我国提高应用型高校的质量之后,再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互通的“立交桥”,使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为人们进行教育选择的平等选项。这对于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