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共享,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且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与发达国家相比,应该说我们高等教育是相对落后的。在不同的办学体制之下,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要求,教育观念、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许多问题,这都需要坚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按照“八字方针”来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如何整合资源、降低办学成本、缩小与世界名校的发展差距,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无法回避的问题。高校信息化提供的另一个重要机遇是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特别是在互联网出现以后,资源共享已经国际化,资源来源多样化。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在较短的时间里,既可缩短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又可缩短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在沿海地区和较发达的城市,高校信息化的建设近年来有了十分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降低办学成本的功效。从教学的角度看,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使我们有可能学习并享用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名校名师”的教学模式。从高校的科学研究、博士生及硕士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可以较快地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仅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毕业生方面分析,在信息环境下,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教学实践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开展信息化建设,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与一线教学单位合作,开发出有特色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内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学校则可以采取设计开发校本资源和购买合适的商业教学资源并重的形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满足教学的特定需求。据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材料,清华大学目前每学期已有700 多门课程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校内有两万多名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课程。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模拟实验,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机会,同时还能降低广大师生学习和研究的成本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