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学院构建涉海学科专业群,培养涉海应用型人才,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

二、钦州学院构建涉海学科专业群,培养涉海应用型人才,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

钦州学院是广西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院校,是广西唯一一所获得国家高级海船员培养培训资质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的本科高校,其前身为1973年创建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2006年升格为钦州学院,是北部湾经济区涉海学科专业群、培养涉海应用型人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013年率先成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之一。

发展海洋经济是广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措施,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的重要战略举措。钦州学院顺势而为,提出了“构建涉海学科专业群,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和引领工作,明确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建设地方性、海洋性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在涉海学科专业群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学校在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下,2010年成立了广西首个海洋学院,以此为契机,以每年增加1~2 个涉海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速度发展。自升本以来,学校先后设置了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海洋科学、海洋生物制药、海产品储运与加工、水产养殖、港口机械工程、港口物流等11 个涉海类专业(或方向),初步形成了包括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港口机械)、航海技术(本、专科)、轮机工程、轮机工程技术(专科)、地理科学(海洋遥感与信息处理方向)在内的“海洋交通运输学科专业群”,以及包括水产养殖学、水产养殖技术(专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海产品储运与加工方向)、海洋化学方向、海洋生物技术方向、海洋生物制药方向在内的“海洋科学学科专业群”。

二是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平台建设。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成立了“海洋学院”。随着学科专业的发展,2013年又从海洋学院中分立出“海运学院”,打造了一批涉海学科专业科研教学发展平台。在广西区教育厅、广西区市海洋局的支持下,学校建成了广西高校重点研究机构:“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立项建设了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滨海旅游教学示范建设中心实训基地、港口物流实验室;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利用意大利政府1 000 万欧元贷款建设了“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下设海洋环境监测研究室等15 个研究室和实验室)等涉海学科专业科研教学发展平台。学校与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特色研究团队“北部湾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团队”。“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人才小高地”被确定为钦州市人才小高地。学校与钦州市检验检疫局共建国家级实验室,与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建钦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检验检测实验室;与广西海事局共建“船员培训中心”;与地方海洋局共建海洋实验室;先后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大学、沿海三市海洋监测机构、中石油广西分公司、钦州港口集团等一批科研、教育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沟通,实施合作办学,共建科研实验基地和教学实习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