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构建了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教学、实训、服务的创新创业教育“三大体系”
滁州学院是安徽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定名为滁州学院,目前是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学校依托应用型学科和专业平台,构建了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教学、实训、服务的创新创业教育“三大体系”,在双创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实施“三阶段”培养,构建“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一是“创业启蒙”阶段,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设“创业型企业财务管理”“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学”“项目管理学”等经营管理课程,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结构;通过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创业成功者、优秀校友等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会等,启发创业意识和热情。
二是“专业融合”阶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各环节。学校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行问题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发明创作、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业考核评价的导向性,探索“赛考结合、训考结合、成果与考核结合”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机制。
三是“实训强化”阶段,大力开展创业训练和实践活动。学校一方面开展创业模拟实训,另一方面推进创业孵化。
1.实行“三平台”联动,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
打造“学科竞赛、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三个平台,着力构建实训体系。“学科竞赛”方面,学校制定了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建立起激励机制,将各类竞赛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赋予学分,对取得的奖项、成果给予奖励。加强各类实验室、实践平台和基地建设,加大开放力度,满足学生开展学科竞赛需要。“创业训练”方面主要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抓手,激发学生创业潜能。学校将该类项目纳入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加大经费投入,校内外所有实践平台和基地免费向学生开放,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项目指导与服务。“创业实践”方面主要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学校建有12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基地配备了基本办公设备,设立了管理服务办公室、洽谈室、创业孵化室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3年来,学校依托电子商务、信息科技、教育培训、企业咨询等专业优势,先后有89 个创新创业项目入驻,16 个企业注册。
2.坚持分类指导,构建“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学校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特点和工作需要,成立了大学生应用能力发展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事务中心等中心,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形成了面向对象的分类别、个性化、“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