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师范学院聚焦教师培养主业,发挥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优势,服务区域基础教育
成都师范学院前身是1955年创办的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四川教育学院等历史发展阶段,2012年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本,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15 所转型发展示范高校之一。
作为新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是成都师范学院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上下经过认真的讨论分析,统一了认识,确定了要依据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异化战略,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科专业建设转型,推动师资队伍建设转型、推动机制体制创新、推动办学功能转型;使“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深化升级。
(一)实施错位发展战略,调整专业结构
成都师范学院结合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切实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服务。
一是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师资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聚焦师范培养主业,瞄准当前基础教育师资在量的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质的提升和结构调整(包括学科结构调整知识结构调整)的新需求,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开展面向学前教师教育、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教育和职业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彰显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和特色,提升学校对接、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能力,建成教师教育特色示范院校,践行学校办学宗旨。
二是非师范专业瞄准川渝片区产业特点,根据区域产业行业需求,建设一批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紧密对接,提升专业集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学科专业竞争力。
(二)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为抓手,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提升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
一是突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地位,加强信息化基本建设。落实“以协同创新突破瓶颈,以应用驱动加强建设、以深度融合变革教学、以提升能力优化服务”的新理念。优化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强化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专业队伍技术、服务水平,建立高效规范的云服务体系、校园网运维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
二是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各环节、过程、各要素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学习方式和创新教育模式。
三是建成四川智慧教育联盟,协同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搭建了UGSE协同创新模式,形成高校、政府、中小学校、企业四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强大合力;建立了四川智慧教育联盟,形成了高校、企业和中小学校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多种形式服务边远地区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和发达地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师范院校对智慧教育的引领作用,形成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路径提升学校服务基础教育能力,践行学校办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