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2025年10月13日
二、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1.知情意行结合原则
学生的心理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使认知、情意、行为相结合,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2.循序渐进建构原则
来自外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结构,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促进学生认知、情意与行为的自主建构,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
3.行为认知联动原则
学生外部的行为结构与内部的心理结构之间有着直接的互化关系,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径。
4.及时反馈调控原则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都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