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惯性设错

一、习惯性设错

即用典型结论或习惯性思维方式设置试题及选项,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定势、习惯性思维的负迁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例1:一个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题中给出的以下四个图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

图6.25

由于学生受习惯性定势思维的影响,认为在中学通常电阻元件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因而毫不犹豫地认为,A是肯定对的,D是肯定错的。而实际上白炽灯泡上所加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到220V时,电流增大,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增大,因而电阻值逐渐增大。故I随U并非正比例变化,而是I的变化随U增大越来越平缓。正确答案应为A、B、D。

由此看来,任何典型结论或习惯性思维方法总是受一定的条件、运用范围的限制,抛弃了这些条件,结论也就失去了典型性,也就不能用习惯的思维模式去模仿或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