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性的“一体化整合目标”取向的现实意义

四、全面发展性的“一体化整合目标”取向的现实意义

知识与技能目标适合于用“行为目标”来表述,过程与方法目标适合于用“生成性目标”来表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适合于用“表现性目标”来表述。根据全面发展性的“一体化整合目标”取向模型,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其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如以下案例所示。

【案例】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现象》一课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平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的不同位置处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单位换算正确无误,并知道公式Φ=BS的适用条件;能正确地计算平面线圈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

(2)在教师的启发下,由“电能生磁,磁能否生电?”出发,以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观察几个演示实验,围绕观察到的现象每人至少提出一个科学性问题,并思考后给予自己的解释。

(3)学生能通过对几个演示实验的细致观察,感受到磁能生电的奥妙;收集有关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解释所发生现象的原因;能够对比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把产生各种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统一起来,并以此正确判断常见的一些电磁感应现象或问题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

(4)对几个演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电磁感应现象,从能量的转化角度做出分析,归纳概括出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和转换的特点与规律,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总之,教学目标建立在特定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基础上。现代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从课程与教学职能维度来看,应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遴选与组织维度来看,应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平衡发展为价值取向;从教学设计和开发主体维度来看,应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价值取向;从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过程特点维度来看,应以促进学生互动、交往和人格健全为价值取向。整合与合理吸收现代课程与教学基本价值取向,是构建基于全面发展性的“一体化整合目标”取向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