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要求的物理教案设计及研究[8]

第八节 基于素质教育要求的物理教案设计及研究 [8]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关键在教师。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首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素质教育新教案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操作框架。

《素质教育新教案(高二物理下)》共有三章:即第七章,光的反射与折射,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光的反射与平面镜、球面镜、光的折射、全反射、棱镜、透镜、透镜成像作图法、透镜成像公式共十节内容;第八章,光的本性,包括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光的衍射、光的电磁说和电磁波谱、光谱和光谱分析、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共八节内容;第九章,原子和原子核,包括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玻尔的原子模型和能级、玻尔理论的成功与局限、天然放射现象、探测放射线的方法、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和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同位素、核能、重核的裂变、轻核的聚变等共十节内容。每一节包括素质教育目标、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课时安排、教具准备、学生活动设计、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参考资料八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素质教育目标设计从知识教学点、能力训练点、德育渗透点三个方面确定,关注课堂教学中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的培养。如第八章第八节的教学设计:

示例:《光的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