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积极思维的物质条件和情感环境,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025年10月13日
二、创设积极思维的物质条件和情感环境,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创设思维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参与意识,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诱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发展能力的基本源泉。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给学生足够的素材及充分的时间、空间、情感氛围,有意识地将注意力导向一个尽可能广泛的范围,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对具体的物理材料进行抽象、概括、比较、分析、综合等,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物理教学以实验为主线,是由学科自身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所决定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自制和研制小、巧、好的教具,以便加强直观教学。凡是能用实验给以启发、揭示、说明或验证的,教师不去讲解;凡是学生能做的,应创造条件由学生去独立完成,充分调动其眼、口、手、脑、心等思维器官协调地参与活动,培养其观察、操作、分析与综合等思维能力。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调节和控制课堂气氛、节奏、师生情绪的能力,善于创造一种“教学情绪场”,使学生处于一种无形的,但又时刻感到激励的奋发向上的氛围中。凡是学生能够自想的,应该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分析说明的,哪怕是不够完善,甚至异想、谬误,教师都应诱导启发。不构建这种“教学情绪场”,不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情商,就很难使学生智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只有很投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找到了规律,就能学会;会发现规律了,就能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