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演变及其物理核心素养[14]

第七节 教学目标演变及其物理核心素养 [14]

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这其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量变就是从“一维(双基)”到“三维”,质变就是强调学生的发展,是三维整合的结果。从教学的角度讲,“所谓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使素质教育在课堂的落实有了抓手。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只有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缺乏任一维度目标的教学都会使学生的发展受损。显然,“三维目标”较之于“双基”既有继承更有超越。

“核心素养”较之于“三维目标”同样也是既有传承的一面又有超越的一面。

“传承”更多地体现在内涵上,而“超越”更多地体现在性质上。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际上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四个方面。”

那么超越和创新表现在哪里呢?核心素养较之于三维目标究竟在认识和理论上有哪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