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背景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构建创新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有效教学的实施,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性,意义十分重大。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三中心”现象,需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2.改进教学模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通过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或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模式的建立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搭建了桥梁,使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转化为高水准的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3.解决高中物理教学课时紧任务重的现实矛盾,需要教师开发和整合教学内容,重建新的教学模式。
4.创新教学模式,是改变高中物理教师难教、学生怕学局面的重要途径,也是目的。
5.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系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现实需要。实施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系统、高效的教学模式体系。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点,也都有它的缺点。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所有的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等,只有在现代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构建教学模式体系,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6.国内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今天的教学模式重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成果。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教学模式的建构与研究发展迅速,如高文主编的《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模式论》等,吴立刚的《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施良方、崔永漷主编的《教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查有梁先生主编的《教育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课堂模式论》、《新教学模式之建构》等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著作,均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为教学模式的重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经过几十年的教改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构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物理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但是对大多数中学物理教师来讲,由于过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中学物理教学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不足,不少研究成果没有得到系统的总结和概括,搞来搞去还是旧的那一套。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