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研究(第7辑)》简介
《美术学研究(第7辑)》这本书是由.樊波主编创作的,《美术学研究(第7辑)》共有114章节
1
出版前言
刘伟冬 樊 波 2019迫在眉睫,2018《美术学研究》又即将付梓出版,2018是那样匆匆而来,又那样匆匆而去,但愿这本出版物能为这匆匆的岁月留影驻神。2018...
2
目录
目 录 出版前言 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教学传统 双面愿景:转型与创新 创新性的技术与诗意的解决方法 学院教学的传统与当代性———以列宾美术学院的美术教育为例 融...
3
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教学传统
[西]艾蕾娜·冈萨雷斯 首先向在座各位问候,感谢南京艺术学院的邀请,很荣幸参加论坛和南艺106周年校庆。 我们学院的前身是西班牙皇家美术学院,后来和西班牙最优秀...
4
双面愿景:转型与创新
[意]安东尼奥·布朗基 南京艺术学院创建106周年校庆之际,我真诚地感谢南艺给我这个机会,参加这次盛会。首先受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罗卡校长和卡罗西斯先生之托,向今天...
5
创新性的技术与诗意的解决方法
[意]马克·布朗迪兹 我是意大利拉奎拉美术学院的校长。我代表拉奎拉艺术学院的所有教职工向南京艺术学院的校长、学术委员会,以及所有的教职员工们致以最衷心的问候,感...
6
学院教学的传统与当代性———以列宾美术学院的美术教育为例
[俄]尼卡特·茨欣尼 列宾美术学院成立于1757年,由彼得大帝创立。在这个时期,所有欧洲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艺术研究院,需要大量的高端艺术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他们...
7
融合艺术和科技的艺术表现
[日]保科丰巳 “融合艺术和科技”是东京艺术大学在2015年开始的一个非常特别的项目,这是个将艺术和艺术之外的领域相结合的项目,也是一种实验和探索。这个项目包括...
8
传播经典 激励创新
周京新 高等艺术院校学历教育有一个关键的、根本的任务,即传承和传播经典的价值观以及与各个专业相关的经典技术、艺术、知识、理念和人文精神。经典是展现在历史发展进程...
9
面向未来的高端艺术人才培养
陈 琦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将艺术理想和奉献社会联系起来,将理性思辩和感性思维融通起来,将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把创作潜力和能力结合起来,说的是对...
10
传承创新 内涵建设: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
莫合德尔·亚森 新疆艺术学院在2018年10月度过了60周年华诞。它先是由现在新疆大学的一个教研室发展到一个系,1958年从新疆大学分离出来成立了新疆艺术学院,...
11
涂层与底色——重新审视师范美术教育
李豫闽 中国有四类大学在招艺术生:一类是像南京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这样综合类的艺术学院,一类是八大美院,即专业的美术学院,还有一类属于师范大学,最后还有一类是...
12
当代美术教育的时代特质与地域特色
马东骅 在南京艺术学院106周年校庆之日,我谨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向南京艺术学院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长期以来,南京艺术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简称“山艺”)一...
13
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困惑与思考
刘 赦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最早始于晚清时期的1902年,当年成立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也是晚清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所公立高等学府,其中的图画手工系...
14
略论日本艺术
杨志麟...
15
一
千利休最终选择了切腹,在一位精神领袖与一位权力领袖相悖的时候,通常是这个结果。 两位的矛盾其实都是小事:一杯茶、一朵花啊!但千利休一次次占据着上风,激怒了那位外...
16
二
近期书法界的视频一拨又一拨,主要是“妖孽”的嘴与脸,又有好事者挥起了金箍棒,不分青红皂白地横扫,打到了一个人——井上有一,我就不情愿了。 井上有一(1916—1...
17
三
良宽(1758—1831)有故事,有的就是顽童的故事。 故事一:老年的良宽与儿童玩捉迷藏,天黑了,儿童找不到躲在草堆中的他,只得散去;翌日清晨村民取草时发现良宽...
18
四
1996年,我远赴欧洲,与西人论画常听见牧谿的名字,其时在国内画史中牧谿只是一笔带过,我因西人对他恭敬如仪而印象极深。 2018年5月,我赴京都,知道《六柿图》...
19
五
牧谿(1210?—1281?)很红!800年前在日本红,800年后在中国红。在他活着的那个时代,对他却诟病多多,以至于我们对他的认识延后了几百年。这究竟为何?让...
20
六
熟悉我的人看我那么关心禅,恐要讶异了,以为禅是古人古代的事。今天,我就说说我们随身的禅。 禅由印度到中国,经过道家文化的洗礼,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去宗教化”,那...
21
器·艺载道[1]——贵州长角苗甑子制作工艺考察
孟凡行 长角苗是苗族中青苗的一个分支,由于他(她)们以长(cháng)角头饰为特征,故俗称“长角苗”。这支民族居住在贵州省西部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高山密林之中...
22
一、长角苗人使用甑子的客观必然性
在这次从贵州考察回来的返程列车上,现年62岁的贵阳退休中学教师杨家智,向我们道出了一句贵州民间俗语:“汉(汉族)街坊,水众家(彝族),苗子(苗族)住在石窠旯。”...
23
二、长角苗木匠制作甑子的场地和工具
长角苗的木匠们尚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没有专门的以做木工活为生的木匠,更没有产生木工行业。这并不是说当地的木匠不想以他们的手艺为生,不想形成行业,而是因为当地苗族...
24
三、甑子制作的工艺过程
陇戛寨的杨得学是一位好木匠,但他十分不愿接受采访,每次要采访他,他总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推脱掉或敷衍了事。一日上午,笔者本想找老木匠杨正学采访。若在平日里,上午绝不...
25
四、结 语
(一)由甑子制作工艺中的几点重要技术看当地人的智慧和原则 卡尺原理 长角苗的木匠们做像甑子这样的木工活儿,绝对不用图纸,也很少借助直尺、圆规等现代工具,他们更多...
26
鄂湘地区战国楚墓中的鹿角造型初探
袁明洁 随着战国楚墓发掘数量的不断增加,神秘诡谲的楚文化逐渐被更多的人深入认识。作为楚墓中最具特色之一的随葬品——鹿角,频频出现在大中型楚墓中。这些鹿角多为真鹿...
27
一、湖北地区战国楚墓鹿角造型器物出土概况
楚国是周王朝的异姓诸侯国,楚国先君熊渠曾言:“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但是,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春秋时期楚地的埋葬制度基本上仍是遵循以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周...
28
二、湖南地区战国楚墓鹿角造型器物出土概况
湖南地区已发掘的楚墓数量达5 000余座,数量多且类型丰富,既有大夫一级的中型墓和封君贵族级的大型墓,也有大量贫民、平民及士级的小墓。 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都是...
29
三、鹿角造型的源起及文化内涵
(一)楚地多鹿 楚墓中出土的鹿角一般都是真鹿角,且为麋鹿的角。麋鹿原产自长江中下游的沼泽地带,楚地算得上是麋鹿的故乡。《山海经·中山经》有言:“荆山,……其兽多...
30
四、结 语
湖北、湖南地区的战国楚墓中的鹿角相关出土物或鹿角残迹都主要集中于战国中期。在已查阅的考古报告及简报中,湖北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墓葬都有鹿角(及残迹)相关出土物,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