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言
2025年10月13日
出版前言
刘伟冬 樊 波
2019迫在眉睫,2018《美术学研究》又即将付梓出版,2018是那样匆匆而来,又那样匆匆而去,但愿这本出版物能为这匆匆的岁月留影驻神。2018,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发生了多少令人惊愕、令人感奋、令人快欣又那样令人迷惑不解的事情,而这本出版物何以承载这历史繁复的信息?美术学研究只是人类社会精神的一个侧影,我们无意于包罗万象,囊括众有,但求思接千载,目涵东西,愿思维的渗透之力摄取吉光片羽,如同一粒水滴可以反射恢宏的日光,又似一条静静的溪流映照无处不在的高悬的月辉,果能如此,则何其幸哉!
美术学学科既古老又年轻,就中国而言,大约先秦就有先哲对之发表玄论,但作为一个学科则是近现代才逐步确立起来的——我们这里不必考证其详,而只想说,如今这一学科虽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基础理论的突破上却举步维艰,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还未能从西学的模式中跳脱出来,真正找到自身的学术立足点,而西学的逻辑思路已悄然成为我们的内在骨骼。但如今还能脱胎换骨吗?当世界被信息网络构成一体时,我们说这种诉求大约是无望的,也是无解的。
其实西方的美术学(或艺术学)大约也并非那样思路确然、明晰,他们也在不断争议,传统的研究对象在不断更新的艺术发展面前仿佛成为一些专家独有的学术嗜好,我们并不真正完全了解他们,但可以确信,理论研究在艺术面前似乎永远只能扮演黄昏后才起飞的猫头鹰角色,黑格尔老人的判断今天依然有效。让我们睁大眼睛好好看吧,看看西方学者还会为我们提供什么。
2018很快就要与人们告别,永远不会再有2018,而未来正伸向远方,但愿这一出版物能与不断行进的时光偕行,为匆匆的岁月,以美术学的角色,做好历史的忠实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