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特里马尔基奥的豪华墓葬

一、文学中特里马尔基奥的豪华墓葬

在公元1世纪的小说《萨蒂利孔》(Satyricon)中,作者佩特罗尼乌斯(Petronius)以主人公恩科比乌斯(Encolpius)的视角描述了古罗马底层人民的生活,为后人了解帝国早期平民、奴隶以及自由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翔实的文字资料。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自由民特里马尔基奥(Trimalchio)的宴会,而这场精彩的宴会也成了小说标志性的桥段。奴隶特里马尔基奥在被主人释放获得自由之后,通过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财富,也由此成了一位平民中的执政官。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炫耀自己所有,特里马尔基奥邀请了来自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宾客参加他的宴会。如果仅仅只有奢华的排场,这场持续了两天的宴会不过是历史长河中若干炫富故事的缩影,但是这位奴隶出身的主人公在宾朋艳羡的目光下对于自己长眠之所的描绘却足以使这场宴会永留史册。由于缺乏文字记录和考古发现,在很长的时间里,特里马尔基奥构想中的墓一直是人们了解古罗马自由民最为可信的材料。

首先,请为我塑一尊雕像,让我的狗匐于脚畔,同时刻上花环、香膏以及角斗士彼得雷特(Petraite)的角斗。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便可以长眠。我希望我的墓200英尺(约60.96米)长,100英尺(约30.48米)宽,果林环绕,那里有一个葡萄园,以及我们已知的所有水果。我觉得人们不应该仅仅关心他们生前的房屋而不去关注死后永恒的居所。我希望你们刻上这样一句话:这座建筑不会传给我的子孙。我会让我曾经的奴隶守护它。请刻上我的船。并且让我坐在众人之中的宝座上,手戴五枚金戒指将一袋金币分发给大家。当然这也是事实,我曾经为全城的人提供免费的膳食,也将钱分发给每一个人,你们都是见证者。如果合适的话,请刻上今天的宴会,全城的人在我这里享受美食。我的右边是妻子福尔图娜塔(Fortunata)的塑像,在她的手里有一只鸽子,对了,还有她的狗。也别忘了我的奴隶。同时我想要一大罐酒,酒瓶用塞子塞好,这样酒就不会漏出来。刻上一个碎了的花瓶,一个小男孩在旁边哭泣。在墓的中间立一个日晷,这样当人们看时间的时候就会看到我的名字。碑文请这样写:这里长眠着Gaius Pompeius Trimalchio Maecenatianus,他曾被任命为官员。他有能力胜任罗马的任何一项工作,但他无法兼顾所有。他是正直的、勇敢的、值得信赖的。他从不听哲学家的话,但他白手起家,最终成为百万富翁。愿他安息。别了。[2]

这是一座极尽奢华的墓。且不说墓葬的雕刻和装饰,单就其规模而言,这片将近2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外加数亩果林的空间已令人叹为观止,罗马皇帝的陵寝也不过如此。就拿帝国第一代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的陵寝而言,约6 0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安葬着其家族成员以及后继的数位皇帝。[3]自建造之初起,奥古斯都的陵墓就是以家族陵园为目的进行规划的。而特里马尔基奥似乎并不希望子孙也出现在他的墓里,这片豪华的死后空间只属于他和他的妻子。佩特罗尼乌斯借特里马尔基奥展示了自己对一座豪华墓葬的想象。不可否认的是,作者对于这位富有自由民之墓的描述不会建立在凭空臆造之上,其中众多的图像和情节应当来自作者可以接触到的真实的墓葬。当然,这位公元1世纪的知识分子自然不会以贵族常常使用的图像作为创作的原型,因为特里马尔基奥作为自由民,其价值观、品味和知识结构与贵族,哪怕是佩特罗尼乌斯自己都存在差异。后文将进一步探讨关于这座虚拟之墓的图像和文本。

倘若没有19世纪的意外发现,特里马尔基奥的故事不过是历史长河中若干暴发户的一个缩影,而他的宴会、他的墓以及他从奴隶到富翁的奋斗史都因佩特罗尼乌斯带着阶级眼镜的夸张描写而显得荒诞不经。1838年,当人们在罗马一座城门的废墟中发现了一座梯形的墓葬时,“特里马尔基奥”的形象变得愈发清晰起来,而小说中那座奢华的墓似乎不只是虚构。现实中的“特里马尔基奥”有着另一个名字马库斯·韦尔吉利乌斯·欧里萨切斯(Marcus Vergilius Eurys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