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中国风”建筑的西方传播[1]

17—18世纪“中国风”建筑的西方传播 [1]

费文明

17—18世纪欧洲出现空前的“中国热”现象,他们将受中国艺术影响、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物品称作“Chinoiserie”。“Chinoiserie”可译作“中国艺术风格”,或简称“中国风”,出现于17世纪中、晚期,18世纪中期达于鼎盛,新古典主义的出现以及19世纪后中国的衰败,使得“中国风”也趋于衰落。

“中国风”体现在瓷器、漆器、玻璃、室内、园林与建筑等诸多领域。相对于其他领域,“中国风”建筑出现得较晚,而且更多的是伴随对中国园林的介绍而进入西方世界,所以形式上以塔和亭台楼阁为主。在“中国风”建筑向西方的传播过程中,商人和传教士的书面报告、中国的绘画和工艺品、研究性文献、建筑样册、建成的“中国风”建筑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