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福桥

联福桥

联福桥,俗称北庄桥,位于沙溪镇归庄集镇北庄弄,跨进贤泾,南北向。初建年代不详。桥名寓意为“联福联福,联通南北,为百姓造福”,又因在归庄集镇北面,俗称为北庄桥。原为石板平桥,共三节,长十余米,由九块阔石条构成,中间三块阔石放成水平的桥面,南北各三块阔石略向下倾,形成斜坡,中间的桥面高于两端,是为了便于船舶航行。中间桥面高于两端,中间桥面西边的石条侧面刻有三个圆圈,圈内镌刻着“联福桥”三字,因年代久远且有青苔覆盖,字迹模糊难辨。

归庄、王秀、璜泾以及常熟的徐市、吴市一带,在抗战时期曾是抗日武装力量频繁活动的地区,因此也为日伪关注的地方。据传有一次日伪方面得到情报,称有抗日分子在这里集结,于是驻扎在沙溪的一群日伪军奔袭归庄,一个翻译官拿着军用地图向老百姓询问:“有一条名叫联福桥的桥梁在哪里?”老百姓平时都习惯称呼联福桥为“北庄桥”,好多人都不知道哪一座桥是联福桥。也有人心知肚明,但谁都不愿意配合,或者装聋作哑回答不知道,说只知道有北庄桥,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联福桥,还振振有词、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在这里种地、生活,联福桥在哪里真的搞不清楚。”后来日伪军抓住一个姓钱的老人,用刀、枪逼着盘问他,老人见此刻已经夕阳西斜,日伪军在这里已经耽搁了许久,就说:“我小时候听老人说,北庄桥就是联福桥。”这时抗日武装早已悄悄地撤离到安全地带了。折腾了这么久,日伪军感觉受到了戏弄,便抓了一些人进行审问,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从小就称这座桥叫北庄桥,谁知道它还叫联福桥呢。”最后,日伪军无奈,只得释放了这些无辜的百姓。

联福桥在“文化大革命”后被拆除,重新建成钢筋混凝土水泥桥。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