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身桥
2025年08月10日
冈身桥
冈身桥位于双凤镇维新村(原湖川村8 组),跨湖川塘。
冈身,亦称古海岸线。据郏亶于宋熙宁三年在《吴门水利书》中记述:“昆山之东,地名太仓,俗号冈身。”距今六千年以前,长江口还在今扬州、镇江一带,当时太仓还是一片浅海,后来成为太仓境内唯一的天作之山——穿山则是一座小小的海岛。据《临海记》记述:山(指穿山,又名山,在今沙溪镇凡山村),昔在海中,下有洞穴,高广各十余丈,舟帆入穴中过。境内的盐铁塘以西,吴塘以东区域,地下有细沙一层,杂以中沙及蚬、蛤、螺、蚌之类的介壳残骸的堆积物。按碳14 测定,这些物质距今五千年左右。说明在五千年之前,吴塘以东还在海面以下。长江源远流长,水流挟持的泥沙大量在河口附近沉积,使长江三角洲南岸不断延伸。在距今四千年前后,南岸外侧已伸展至太仓“冈身”一线,即盐铁塘附近。在以后的岁月里,太仓逐渐成陆,并继续向外延伸。近代以来,冈身段展现的地貌轮廓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相传宋康王赵构南渡后,由抗金名将韩世忠主持,将原有的古江堤改筑成南来北往的大道,这条大道俗称“冈身路”,与盐铁塘大致平行,南起上海嘉定,北至常熟境内。冈身桥因处在古称“冈身路”上,故名。初建年代不详,但因无桥路不通,因此可以推测最早时当在冈身成路后即有此桥,当然有待进一步考证。冈身桥原为冈身路上的著名桥梁,石堍木面,后因20世纪30年代筑了沪宜公路以后,冈身路的功能由此削弱,嗣后遂将冈身桥拆除,唯剩下桥两堍底下的木桩一时未被拔去。时至1985年,为改善湖川塘的航道环境,太仓县航道管理部门将冈身桥两堍的木桩完全拔除,至此,冈身桥踪迹无存,只有桥名还在民间传扬。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