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河河西老街即景
河西街是浏河镇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走进河西街,如同走进了一条历史的长弄,阵阵古风扑面而来。从水带桥西桥堍往北到明德桥西,四百米历史长街的每一个去处,都有迷人的景致和深深的历史印记。每天总有许多上海游客徜徉在河西街上,欣赏街景,寻找历史,不时举起相机,留下倩影。
河西街地处澛漕河西,临河而建,河街相依,从南往北,始终与澛漕河平行。整条街道,石块铺成,清洁如洗。
河西街街宽三四米,街道两旁,平房与楼房错落相间。粉墙黛瓦,典雅素洁;庭院深深,古老神秘;明清风格,唐宋韵味。整条街道民情纯朴,古风犹存,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镇区澛漕河上,有五座河桥,把河东河西连成一片。水带桥的西桥堍就在河西街上,河西街的街头景观从这里开始。
水带桥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古镇改造后的水带桥,桥面宽阔,风光旖旎。桥上,对对情侣,相依相偎,喃喃细语;桥下,轻舟击水,泛起涟漪,河面垃圾,尽入舱底。如此盛世美景,让人怎不啧啧称誉?
位于水带桥西堍北侧的锡伯屋书吧,以免费阅读与荐书服务见长,在太仓市内小有名气。锡伯屋书吧的南墙上,嵌有一幅范仲淹在浏河治水的浮雕,浮雕左下角有一首赞颂范公浏河治水功迹的诗句:“东南水道塞还通,疏凿时时感范公。千载衣冠一拳石,异日民裕海隅隆。”浮雕南侧范公亭的两根柱子上,刻有范公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从范公亭穿过河西街,街边有一间浏河镇旧照片陈列室。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打开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勾起了人们对绵绵往事的无尽回忆。
旧照片陈列室北隔壁的娄江诗社内,诗迷们诗兴大发,妙语如珠,众多游客驻足聆听。
从锡伯屋书吧往北七八十米,来到了中津桥西堍北侧的街心小花园。小花园内,鲜花烂漫,绿草如茵,一组铜雕掩隐在桂花(树)紫藤间。铜雕中的两位棋迷,一东一西,坐着下棋,栩栩如生,比真人还传神。东边一位,低头凝思,举棋不定,不知棋落何处;西边一位,双手抱胸,侧目沉思,正在谋划一步妙棋。游人观之,忍俊不禁,深陷棋局,不愿离去。
小花园往北不到一百米,来到了以著名教育家、国家专家唐文治名号命名的茹经桥西堍边。桥堍南侧有一块巨石,镌刻着唐文治的生平。唐文治祖居浏河镇河西街,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桃李盈门,遍及天下,丹青大师朱屺瞻、林学专家傅焕光都曾是他的学生。
从茹经桥到永安桥的近百米内,河西街沿澛漕河一侧无房,沿河是清一色的石板护栏。护栏内侧,百草争荣,卉木萋萋,古松参天,百鸟争鸣。浏河老乡、园林专家、“南京绿化之父”傅焕光的手植松格外引人注目,惹人喜爱。此树树冠圆大,树枝苍劲,树荫已遮盖了树旁的整个街面。
永安桥始建于清朝末年,南侧横梁石条上镌刻的“永安桥”三个大字,还是古人的手迹。永安桥西堍对面的河西街旁,又有一座新辟的街心小花园。小花园内,茶树簇拥,繁花似锦,小鸟喳喳,蜂蝶翩翩,老红军高平的旧居掩隐在鲜花绿树间。小花园南侧街道旁有口范公井,相传是范仲淹在浏河治水时所挖,井龄有近千年。古松古井,隔街相望,相互衬映,为河西街平添了几份古老而又迷人的韵味。
从永安桥往北数十米,来到了河西街最北端的明德桥西。明德桥桥头,柳丝飘逸,学子成群,盛世美景,比比皆是。
夏日的河西街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满耳是欢快的歌声,满眼是欢笑的人群,整条河西街,沉浸在盛世的欢乐海洋里。
(施德明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