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桥

万春桥

万春桥,俗名叫化桥,位于璜泾镇胜利街与生产街之间东市河上。于2004年被列为太仓市文物古建控制保护单位。

万春桥初建年代不详,原为当地百姓俗称“叫化桥”,不知此名含义来历,想来是当时百姓生活艰困,流离失所者不少,此桥初集聚着一些乞丐,于是得名。清嘉庆二十年(1815)众姓重建,因嫌原名恶俗,遂取“万木逢春”之意,改为现名,体现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桥有三孔,跨度较大,桥长二十三点六米,面宽一点六三米,堍宽一点九米,高二点二五米。桥体结构较为简易,条石横铺为桥面,略呈拱形。桥面分三段铺设而成,每段由三块条石并列平铺,没有桥栏(后来加设木桥栏),桥身基本完好。该桥由条石并列竖立成桥墩,桥墩两面镌刻有桥联,上联曰“东海潮来飞锦鲤”;下联曰“南郊雨过浴长虹”。

璜泾是太仓市的一个古镇,然而在过往的悠久历史中,多次遭受自然灾害和兵燹之灾,甚至整个镇地几乎夷为平地,在明代时重建集镇。时至今日,留存的实体历史文化遗存不是很多(当然,璜泾西塔是很有名的,现为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难得的一座古代桥梁,能够保留至今,至少在当地实属珍贵。

(陈健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