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深学问

(一)聚焦高深学问

大学是通过探索“高深学问”而培养人的专门场所,这是使大学区别于其他任何机构的根本属性。所谓高深学问,根据布鲁贝克的观点,乃是那些处于人类未知领域的,或者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或者虽然已知却是常人智力难以把握的知识。[9]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是以这一属性为基点而展开。世界大学排行榜显著地展示了这一点,尤其是ARWU,直接以世界最高学术奖项和世界顶级科研出版物作为排名指标。三大大学排名榜在既重视教学又重视科研的基础上,更加倾向于重视科研。我国大学综合性名次的提升主要得益于科研指数年的提升。所以,科研成果质量的提升是我国大学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目前,我国科研虽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科研的动力与态度问题。做学问和做研究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价值无涉的“为真理而真理”的自由态度,另一种基于判断的“为个人大众服务”的功利态度。目前我国的高深学问研究基本上选择了后者。后者虽然在有时是必要的,但它一定不能成为科研领域的全部,否则难以达到高深学问所企图达到的那个“真相”。牛顿发现苹果落地是因为地心引力时,他并没有事先假定他的研究会给他个人或他的国家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而万有引力定律也不能由对它好或不好的判断来决定其存在与否。正因为像万有引力定律这样的世界真相是价值无涉的,所以学术研究的自由态度而非功利态度就非常重要。也正是因为我国缺少自由研究的动力与态度,所以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局面。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向包括大学在内的科研机构投入了万亿级的科研经费,设置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研究工程,提供了世界最名目繁多的荣誉帽子;大学学者们完成了世界最大量的研究项目,发表了世界最大量的科研论文与专著;大学培养了世界上为数最多的各种研究生。然而,这“世界之最”并未带来我国大学在世界排名榜中的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