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公平上统筹全省技工院校区域均衡发展

(四)从教育公平上统筹全省技工院校区域均衡发展

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合理规划新型技工院校专业布局,从技工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理论来看,技工教育的布局结构调整,必须和区域结构的调整、产业规划相适应,即技工教育的总体要与区域发展的一二三产业的总体比例相适应,主要开办专业要与区域产业群、重点产业相适应,围绕湖南“产业项目建设年”,紧密对接我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对接20 条新型优势产业链的产业和企业,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技工教育专业体系。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扩大社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地级以上城市都要依托技工院校建立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截至2018 年年底,湖南省共建设24 个国家级和80 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6个国家级和64 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0 个省级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39 个校企合作研修平台建设项目。指导技工院校与企业通过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能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一大批包括“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进入技工院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人才培养。建立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技工院校,按照比例建设全国示范性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