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供建构性互动环境,激发创新型思维
智慧是由自身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激发出来的。由此可知,智慧的形成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学生在本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察、实践、分析、推理、判断、反思等行为,逐步促进智慧的增长。学生与外界的交互环境可由互联网技术来提供,利用计算机中的微机化世界来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观察与思考,验证自己做出的假想,促进完成有实际意义的建构,大大地促进了高职学生的思维增长,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智慧。[6]
通过交流、互助、探讨、协作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的构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课堂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灵活的、方便的、交互性的交流环境,例如QQ、微信、空间、微博、Email 等交流平台,可促使学生与学生、教师甚至是行业专家进行跨时空的沟通与交流,可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量,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