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新时期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不高

在本课题组对高职院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顶岗实习学生专业对口率80% 以上的高职院校不到45%,如图6 所示。这是由于有的企业仅是把学生当作解决用工困难的廉价劳动力,哪些岗位人力不足就安排学生到哪里;[1]也有的企业招聘学生时就专业不对口,因此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安排就不可能对口,自然也无法实现轮岗。

2.未实现100% 的学生都参加顶岗实习

在本课题组对高职院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还有近11% 的高职院校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比例在50% 以下;能够做到80% 以上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高职院校不到75%,如图7 所示。有些是因为部分专业对“上岗”有特殊要求,学生不具备顶岗资格,如空乘、飞机维修等;有些是因为企业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参加顶岗实习。对学校没有能力安排顶岗实习的学生,多数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最后由学生自己提供一份实习报告了事。事实上,有学校的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处于“放羊”状态,这应该是目前顶岗实习工作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还尚未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学校的高度重视。

图6 顶岗实习学生专业对口占比

图7 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3.顶岗实习学生没有100% 签订三方协议

在本课题组对高职院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能够做到顶岗实习学生签订三方协议的高职院校不到62%,如图8 所示。由于实习协议中要明确企业、学校和学生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部分企业担心安全、薪酬等,不愿与学校、学生签订三方协议。由此形成的隐患是万一学生在实习中出现事故特别是人身安全事故时,处理起来就可能因为责任不明而存在困难,进而影响学生利益和校企关系。

图8 顶岗实习学生是否与企业、院校签订三方协议

4.规模以上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意愿仍然不高

在本课题组对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能接收50 人以上学生实习的企业不到18%,如图9所示。实际中,因担心学生安全、影响生产、泄密等因素,大型企业对接收学生实习的意愿不强,中小企业从解决用工角度考虑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但能提供的岗位数有限。之所以这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必定要付出成本(主要是管理成本),还有可能影响生产进度。但由于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并未完全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图9 企业能接受顶岗实习学生人数

5.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不够精细

在本课题组对高职院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能派驻老师到企业进行管理的高职院校不到26%,还有17% 的高职院校全部委托企业管理,如图10 所示。由于学生实习的单位比较分散,而高职院校普遍师资不充足,很难做到派老师到每个企业进行现场管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互联网、通信工具等进行指导与管理。因此,导致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常流于形式,少数甚至处于真空状态。[2]

图10 顶岗实习学生如何监管

6.政府对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没有落地

在本课题组对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不到42%,享受到金融方面优惠政策的企业不到7%,如图11 所示。虽然《规定》中明确“实习单位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提出给予企业财税用地和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出台,各地实施情况也不同。

图11 接受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