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和就业的不公平

(一)招生和就业的不公平

在中国“士、农、工、商”的传统职业观念中,“工”“商”是“末作”,工匠与商人一样被称为“末民”,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也被称为“末业”。受此影响,技工院校招生方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吸引力不强。技能人才的社会经济地位还不高,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此外,湖南省技工学校无法列入中职招生计划,使得原本就很难招到人的技工学院在生源问题上更加捉襟见肘。

就业方面,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消息,截至2018 年,全国共有技工院校近3000 所,技工院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6% 以上,一大批优秀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可见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极高。但就业质量偏差,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学历层次低、年龄小的不利局面。同时,很多技工院校学生想与大学生等竞争企业管理层、事业单位职工等工作又异常困难。处于大学生与农民工的“夹心层”,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