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本科声誉

(二)珍视本科声誉

大学排行榜的“大学声誉”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声誉。国外著名大学往往更多地关注本科生教育。我国政府与高校也开始重视本科生教育了,提出了多项重视本科生教育的重大举措。这与世界先进理念是一致的,也是提升我国大学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要警惕两种倾向:第一,将本科生教育代替本科生教学。我国大学长期以来确实忽视了本科生教育,导致了与世界一流本科的差距。[10]但忽视教育不等于忽视教学。常规教学天天有,本科教学评估时时在,但中间看不到教育,教师目中无学生,学生心中无教师,师生之间鲜有交流和感情。而真正具备教育性的教学恰好体现“在师生的对话与互动之中”[11]。好在一些大学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采取了师生开放交流行动,从初步考察看,年轻教师比较受欢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期待进一步的发展,千万不能因为有些教师暂时没有接待到来访学生而放弃这一行动。第二,以批判“轻教学重科研”为由而挤兑科研的地位。长期以来,人们指责大学本科生教育中“轻教学重科研”,从而要求重视教学,而对教学的重视也往往体现在教学技艺、教学方法等方面。在笔者看来,教学的技艺方法等固然重要,但思想与内容的深刻性同样重要。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学问的高深性不同,即有无科学研究的参与或科研参与程度的高低。大学教育通过教学与科研来共同培养理性与智慧的精神贵族。[12]所以要提高我国大学的综合竞争力,就应该回归大学的常识,在坚持以本为本的过程中,不能以否认科研在本科中的地位来突出知识传授型教学,而是要通过科教融合[13]来体现大学教学的特殊价值。雅思贝尔斯就曾经提出教学与科研并重是大学的首要原则。[14]当然,从排行榜中反映出来的本科教育生师比、国际化程度等,也是我国大学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