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刺血疗法临床手记》简介
《国医刺血疗法临床手记》这本书是由.王振琴,马树田,胡新国编著创作的,《国医刺血疗法临床手记》共有151章节
1
怀大医仁心,书慈爱人生
欣闻好友振琴撰写的第三本专著《国医刺血疗法临床手记》付梓,深为感动。这是她撷英恩师周德宜先生的医术精髓,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之精华的又一部心血之作。她孜孜求索、...
2
自 序
我是一名传统的中医针灸大夫,也是安徽省名老中医周德宜先生的关门弟子。我的恩师周德宜,早年承业于其舅父——安徽省著名老中医陈粹吾。恩师悬壶济世50余载,精研《黄帝...
3
前 言
从医四十载,我医治了许多的疑难杂症,也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这些发生在患者身上的故事,每每在诊室里看到这些被病痛折磨的他们,我深感痛心。看着他们绝望和无助的眼神...
4
目录
目 录 怀大医仁心,书慈爱人生 自 序 前 言 第一章 刺血疗法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一、刺血疗法的概念 二、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一)疏经通络 活络止痛 (二)活...
5
第一章 刺血疗法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
6
一、刺血疗法的概念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特定的针具对人体浅表静脉、特定腧穴、病灶处或病理反应点进行针刺,并放出适量血液,以祛除邪气,从而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恢复...
7
二、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刺血疗法是针灸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现已证实刺血疗法对临床上百余种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迄今为止,针灸学界对刺血疗法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仍较为粗略。笔者不揣浅陋...
8
(一)疏经通络 活络止痛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基础,因为人体气血流注、运行是借助经络系统来实现的。如经络不通,则气血不行、机体失养,百病乃生,即“诸病皆因气血...
9
(二)活血化瘀 消肿散结
活血化瘀是刺血疗法的又一重要作用。《黄帝内经》云:“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豹文刺者……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针灸大成》云:“人之气血凝滞不通,可用...
10
(三)醒脑开窍 镇静安神
醒脑开窍是指刺络放血能用于危重急证,如治疗昏厥、不省人事等。对此,古今临床应用都十分广泛,如《针灸大成》云:“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
11
(四)清热解毒 祛邪安正
由于在刺血过程中,可以使热邪随血外出而泄,因此刺血疗法具有较强的清泻热邪作用。火热壅盛则成热毒,火降热清则毒邪可除,而对于虫、蛇毒伤,局部刺血可使毒素随血而外流...
12
(五)和血养血 调整阴阳
刺血疗法由于刺激量相对较大,并以泻出血液为手段,故医家多以其为泻法,而实际上,刺络血也可治疗虚证,这在《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及。《灵枢·癫狂》云:“短气息短不属,...
13
第二章 刺血疗法的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
14
一、禁忌证
临床应用刺血疗法,有宜有忌。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以及刺血部位和某些特殊情况,灵活掌握,以防发生意外。刺血禁忌有以下几种: 1.在临近重要内脏部位,切忌...
15
二、注意事项
应用刺血疗法前应充分考虑患者体质的强弱、气血的盛衰以及疾病的虚实属性、轻重缓急等情况,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详察形神。《灵枢·终始》中指出:“凡刺之法,必察其...
16
第三章 刺血疗法的适应证
刺血疗法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适应证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神经内科、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皮肤科等相关疾病以及一些诊断不明确的疑难杂症。它不仅能够治疗...
17
第四章 刺血疗法
...
18
一、刺血工具
刺血工具多选用三棱针。但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为了防止各种病毒、微生物的入侵,我们现在选用的刺血工具是一次性注射针头,无须消毒,完全做到一人一针,使用完毕即弃...
19
二、刺血前的问诊和要求
1.刺血前要仔细询问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史,有无血小板减少症史,有无晕血症史,有无贫血史,有这些病史的患者刺血时一定要控制出血量或停止刺血。 2.刺血前要求患者自...
20
三、选取穴位和拔罐要领
...
21
(一)临床刺血的选穴
1.根据不同的脏腑病症,选择所需穴位。如心绞痛一症,就可以选择心俞、膻中和尺泽等穴治之。 2.根据气血瘀滞的不同部位,选择局部的经络腧穴。如颈背肌僵硬,可以选择...
22
(二)刺血后的拔罐要领
拔罐是刺血中不可轻视的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它在刺血过程中起到引血外流和压迫止血的双重作用。针刺出血后,一定要拔罐。刺血后拔罐,既可以增强通经活络的功效,又...
23
(三)刺血方法
1.取碘附消毒棉球给选定的穴位消毒。 2.右手持针:右手拇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在下托住针体,控制进针的深度和方向。针尖对准穴位,快速直刺皮下穴位;或对准静脉壁...
24
(四)刺血后的注意事项
1.刺血结束,要求患者口服橘子汁(橘子汁里钾含量较高,可以缓解少数患者刺血后的无力感)或糖水。 2.体虚的患者刺血后,会有3d的乏力感,这属于正常反应,3d后大...
25
四、刺血方法的种类
临床上所采用的刺血方法多选用点刺法、散刺法、挑刺法和直刺法4种。 1.点刺法。用针迅速刺入体表,随即将针退出的方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穴位。针刺前,先将三棱针和针...
26
第五章 刺血疗法的常用穴位及主治范围
...
27
一、头面颈部选穴
...
28
(一)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会处。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中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经属:为...
29
(二)四神聪穴
位置:原名“神聪”,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由4个穴位组成,又名“四神聪”。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大脑发...
30
(三)印堂穴
位置:经外奇穴之一,位于人体面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中医认可的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失眠、高血压病、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