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迎风流泪
迎风流泪为眼科常见疾病,是指在遇到风吹时流泪不止,尤其是在骑车时,但无风时流泪就可以停止。那么引起迎风流泪的原因是什么呢?归纳起来,有以下4点:①因气候引起的迎风流泪现象一般多发生在冬季,冬季天气较冷,室外温度比室内低很多,如果骤然从室内走到室外,冷风刺激导致泪腺分泌增多,且冷天泪水蒸发慢,泪道收缩变细,因此眼泪积聚在眼眶内,情不自禁地流出来,这就是我们平时较为常见的迎风流泪。②慢性炎症、外伤或者过敏反应等造成泪点及泪道黏膜肿胀,久而久之泪道狭窄、阻塞,泪液排出不畅,细菌在泪囊中繁殖可引起泪囊炎,因此常有溢泪现象,见风时流泪加剧。常见的眼科疾病如沙眼、慢性结膜炎等引起的迎风流泪均属于此类。③急慢性鼻炎、外伤或者囊肿等造成鼻泪管阻塞,使正常的排泪功能受阻,泪液存积于眼内,甚至溢出眼外,如有冷风刺激,症状更加严重。④老年性皮肤松弛,下眼睑外翻或者皮肤瘢痕牵引等都可使泪点外翻或者闭塞,从而出现迎风流泪。
病案:老太太饱受3年迎风流泪的折磨
陈阿婆,66岁,独居,和我大舅妈是相处甚好的邻居。陈阿婆有一儿一女,都在合肥工作,平常也很孝顺,他们都想把陈阿婆接来合肥一起生活。可陈阿婆执意不肯离开自小长大的三河古镇,在古镇街上摆了一个杂货小摊打发时光。
一个夏季的周末,我去看望大舅妈,她告诉我隔壁的陈阿婆得了一种怪病,就是整天流眼泪,见了风更不得了,眼泪哗哗地直往下流,怎么都擦不干净,也止不住。陈阿婆难过得要命,杂货摊也不摆了,成天在家待着,两只眼睛通红通红的。镇上医院给她开了好多眼药水,点了也不管用,让我去瞧瞧。
我跟着舅妈来到陈阿婆家,一听说我可以治疗她的眼睛,陈阿婆开心极了,把家里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我。我询问了她的病史,陈阿婆左眼流泪已有3年,一开始只是左眼迎风流泪,现在右眼也开始流泪了,常常感到头晕目眩、身体发软、走路都没有力气。查体发现阿婆双眼暗淡无光,眼皮发红,脸色暗黄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辨证为肝血不足、气血亏虚。
我当即取出随身携带的针具为陈阿婆治疗:先刺双侧太阳、四白穴;再刺双耳垂的眼区。刺血完毕,陈阿婆说:眼睛舒服多了,好像看东西都亮了不少。我嘱咐陈阿婆喝点阿胶补血口服液,每天炖点鸽子汤,里面可放30g黄芪补补气血。
半个月后,陈阿婆的儿子带着母亲来复诊,说母亲的眼睛明显好多了。陈阿婆的儿女都孝顺,买了不少补血口服液,她也按照我的吩咐,吃了8次黄芪炖鸽子,现在身体有气力了,走路也不累了,但遇风左眼还会流泪,右眼好多了。
二次治疗刺大椎、肝俞,并嘱咐她回去每天艾灸关元、大椎穴30min。前后共刺血4次,陈阿婆的眼睛迎风流泪的症状消失了,视物也清楚了,面色红润,诸症痊愈。
中医辨证分型
1.气血亏虚:患眼不红不痛,流泪频频,泪水清冷稀薄,面色少华,神疲体倦,健忘怔忡,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则:补气养血。
2.肝肾阴虚:患眼无赤痛,迎风流泪,兼头晕目眩、面色少华、手足心热、盗汗,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则:滋补肝肾。
治疗
1.主穴:太阳、四白、阿是穴(鼻泪管道开口处)。
2.配穴:膈俞、肾俞(气血亏虚);肝俞、太溪(肝肾阴虚)。
3.刺法:①取患侧的阿是穴点刺;②每次取主穴1个,配穴1个,刺之。
笔者按
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泪为人身五液之一,若久流不止,能使双眼昏暗难辨物色,甚至失明。
眼睛迎风流泪可分为冷泪和热泪两种类型。冷泪是眼睛不发红,经常流泪,迎风时更甚,眼泪清稀,如不治疗,时间久了,会使眼睛昏暗,辨不清颜色;热泪是眼睛红肿疼痛,怕见光,眼泪黏浊,多与其他眼病并发。西医治疗多是先冲洗泪道,看看鼻泪管是否阻塞,如阻塞就会采取泪道挂线的方法治疗,或滴眼药水,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刺血治疗此病,是通过刺血达到通经活络,快速改善泪道的气血瘀滞状态,打通阻塞的泪道,泪道通了,少量滋润眼球的泪水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就不会出现迎风流泪的症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