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病毒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他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创伤、劳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可致患者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
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热,之后患者可感觉发病部位灼热、剧烈跳痛。
带状疱疹之所以会让人产生刻骨铭心的神经痛,最主要的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并损伤了相应的感觉神经。因此,带状疱疹不仅仅是皮肤病,更是神经损伤性疾病。目前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往往需要2~3周的时间。而带状疱疹的发作,从局部皮肤疼痛开始到疱疹消退,也要经过2~3周的时间,其实这就是病毒侵害神经的一个完整过程,所以有些患者在早期就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而这种疼痛往往让患者感觉万念俱灰、生不如死。
病案:痛不欲生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安徽省著名画家戴老,1年前患上了带状疱疹,起初他左侧腰部仅有几处簇集样红色皮疹,几天后开始起泡,迅速串成带状,向前后延伸,没有超过正中线,疼痛剧烈。后经省内几所大医院皮肤科、内科专家予以中西药治疗近两个月,虽说创面缩小了,但创面仍溃烂流水,久治不愈,再加上神经根性疼痛,把戴老折磨得寝食不安、情绪烦躁、痛不欲生,根本没有心思再画画了。戴老的好朋友是我们医院的业务院长,也给他开了数副中药,吃了效果也不佳。于是我们院长委派我前去给戴老诊治。站在我面前的戴老,是一个貌不惊人的矮小老人,看见他的裤腰上系着一根红腰带,我好奇地问道:“戴老!您为什么系着一根红腰带啊?”
“王医生呀,我是没有办法,别人告诉我红腰带可以驱邪呀!治疗到现在已经有1年时间了,疱疹是没有了,可是皮肤烂了,怎么也治不好。我每天痛得头晕眼花、乏力纳差,不能睡、不能画画,生不如死呀!”戴老苦恼地直摇头。
“哈哈,您老还这么迷信,红腰带能止痛?”
我一边笑着和他聊天一边查看他的病灶。他的腰部有一4cm×5cm大小范围的溃烂创面,有渗出,创面周围皮肤的颜色苍白,压一压还有黄色液体渗出。苔薄,舌紫,脉弦。治则:理气活血止痛。
治疗:①常规清洗创面;②选取创面周围的阿是穴,散在围刺,创面中央点刺拔罐,拔出红黄液体5mL、瘀血10mL;③针刺大椎、曲池、足三里穴;④艾烟熏灸创面40min。3天后,他的创面缩小、干燥,神经根性疼痛减轻。二次治疗刺委中穴,出瘀血20mL,继续艾熏。2周后,创面结痂,但局部仍然有时疼痛。3次刺血选用大椎、曲池穴。前后治疗月余,共10余次,干痂脱落,疼痛消失,诸症痊愈。
为此,戴老高兴地将一幅泼墨仕女图赠予我。这张仕女图一直挂在我家客厅,每每视之,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已经仙逝、画艺精湛的戴老。
中医辨证分型
1.毒热炽盛:患部皮肤焮红,可见集簇成群呈带状分布的丘疱疹或水疱,伴咽干口苦,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治则:清热泻火,解毒止痛。
2.湿热搏结:患部皮肤淡红,水疱密集成群,疱液浑浊,伴纳呆、腹胀,舌质淡,苔厚腻,脉沉缓或滑。治则: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3.气滞血瘀:疱疹基底暗红,水疱变成血疱,剧痛,或皮损已消退,但仍遗下疼痛,夜不能寐,精神萎靡。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脉沉涩。治则:活血化瘀止痛。
治疗
1.主穴:阿是穴(位于病毒侵犯的相应脊神经节段的根部)。
2.配穴:大椎、委中。
3.刺法:根据病灶的位置,选用相应脊神经节段的根部和疱疹处点刺,再刺配穴。
笔者按
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飞蛇丹”等,俗称“缠腰龙”,一年四季都可发病。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有30%以上会留下后遗神经痛,且年龄越大,患后遗症的机会越大,疼痛也越严重。这种神经痛的持续时间较长,病程短者几个月,长者十余年,患者苦不堪言。长期慢性疼痛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致患者精神抑郁、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丧失自理能力。
我们采用刺血疗法治之,可以直接除瘀血、通经络、活气血,快速达到消除神经性疼痛的目的;艾烟熏灸可以加速久治不愈的创面愈合;针刺的目的在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遗留的未愈合的创面有良好的消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