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
毒蛇口中的毒腺分泌出的毒液,主要由多肽和多种酶组成。蛇毒可分为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前者对中枢、周围神经、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等造成损害,引起惊厥、瘫痪和呼吸麻痹;后者可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心律失常、循环衰竭、溶血和出血。毒蛇咬伤主要见于我国南方农村、山区,夏秋季节发病较多。
1.神经毒素致伤的表现:伤口局部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半小时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严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如抢救不及时,最后会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患者可迅速死亡。神经毒素吸收快,危险性高,又因局部症状轻,常被人忽视,咬伤后的第1至2天为危险期,一旦渡过此期,症状就能很快好转,且治愈后没有后遗症。
2.血液毒素致伤的表现:咬伤的局部皮肤组织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鼻衄、呕血、咯血及尿血等,个别患者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患者可伴头晕、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低于神经毒素致伤的患者,但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被毒蛇咬伤后的危险期也较长,治疗过晚则后果严重,治愈后常留有局部及内脏的后遗症。
3.混合毒素致伤的表现:兼有神经毒及血液毒的症状,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泡、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
病案:夫妻双双被毒蛇咬伤
几年前的一天早上,我和恩师刚走出食堂大门,就被几个农民给包围了,他们七嘴八舌说了半天我们总算听明白了:有人被毒蛇咬伤住进县医院一天了,经西医常规处理后,症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加重了,受伤的是一对老无所养的孤弱夫妻,也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贫困人家。
正当我和恩师向医院走去时,正巧迎面碰上前来请我恩师去给他们会诊的护士。我们跟随她来到病房,恩师经过问诊后得知:昨天一大早,这两位老人(均年近70岁)相伴去附近的一个小山坡,想捡一点枯枝和干草用作煮饭的柴火。
“啊吆……”走在旁边的老伴突然一声大叫,老汉吓坏了,随即顺着老伴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条蝮蛇在老伴的左脚踝上咬了一口,老汉想也没想,抬起一脚,想把这条蛇给踢开,可是年纪大了力不从心,蛇没踢着,自己的右脚背反而被蛇咬了一口。好在被过路人看见,立即将老两口送到医院。
经当地县医院一般处理后,两人疼痛减轻。但第二天早上医生查房时发现,两位老人一直在痛苦地呻吟着,经查看,两位老人的伤口肿胀已蔓延至膝关节以上,伤口颜色紫暗,周围有数枚小水泡,疼痛明显,且患者畏寒怕冷,精神萎靡,头晕目眩,吐字不清,所以急请我们省里来的专家会诊。恩师看完他们的病历后,又仔细检查了他们的伤势,便让我立马取针。
1.恩师先后在两患者健侧的左右脚上针刺八风穴及三阴交穴。用泻法,不留针,八风穴针尖向上斜刺约1寸。
2.患侧八风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并将水疱刺破放液。
3.外敷药方:鹅不食草(现采)150g、白酒30mL、雄黄15g、红糖30g、人乳100mL。以上诸药共置于搪瓷缸中捣成糊状,敷于伤口及肿胀处,干后即用杯中药汁润之,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
治疗后的第二天,我和恩师再次去病房查看患者,发现患者伤肢肿胀已消大半,疼痛减轻,说话已经清楚,头晕目眩的症状也减轻了。恩师告知我,可以停止针刺和放血,但还得继续外敷药物,药方同上。
如此又治疗了3d,患者伤肢的肿胀全消,伤口干燥结痂,无痛痒,精神明显好转,眩晕减轻,嘱其继续休息几天。7d后伤口自然脱痂痊愈。
治疗
1.主穴:八风(本穴在五趾的趾缝间,左右共8个穴)、阿是穴。
2.针刺配穴:三阴交、八邪。
3.治法:①针刺患侧八风穴,用泻法,不留针。针刺时,针尖向上斜刺约1寸。②刺血:患侧八风穴点刺出血,阿是穴点刺出血。③外敷中药方:鹅不食草(现采)150g、白酒30mL、雄黄15g、红糖30g、人乳100mL。以上诸药共置于器皿中捣成糊状,敷于伤口及肿胀处,药糊干了,即以杯中药汁润之,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
笔者按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蛇毒咬伤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三大类,即风症(以神经毒素症状为主)、火症(以血液毒素症状为主)和风火兼症(以混合毒素症状为主)。对因毒蛇咬伤的患者应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1.早期结扎:被蝮蛇咬伤后,立即在伤口上方超过一个关节处结扎(如手指被咬,扎指根;若咬伤小腿,扎在膝关节的上端),可用柔软的绳子或布带,或就近用稻草或适用的植物茎叶进行结扎,松紧度以阻断淋巴、静脉回流即可,以不妨碍动脉血流为宜。动作要迅速,在咬伤后2~5min完成,每隔15~20min放松1~2min,以免肢体因血循环障碍而坏死。在应用有效的蛇药或抗蛇毒血清后除去结扎带。
2.冲洗伤口:结扎后应立即用井水、河水或冷开水加盐、肥皂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话可以用过氧化氢、呋喃西林溶液(1∶5000)或高锰酸钾溶液(1∶1000)冲洗几次,以去除伤口周围的蛇毒,补充组织中的氧气,将一些毒素氧化,以减轻中毒症状,防止局部感染。
3.刀刺排毒:在经过冲洗处理后,应用干净的利器或消过毒的小刀、三棱针在蛇伤牙痕处挑开至皮下,以排出蛇毒。针刺时不宜过深,以免损伤组织致毒素扩散。咬伤四肢而又肿胀严重时,分别针刺八邪或八风穴。用已消毒的凡士林纱布涂擦针刺部位,使患肢减压。也可用吸奶器、拔火罐及电动吸引器对准伤口吸毒,这对减轻中毒症状有一定疗效。
4.针灸结合中草药治疗毒蛇咬伤,疗效较好,若伤上肢者,针刺八邪穴并放血;伤下肢者,针刺八风穴加放血以解毒止痛;针刺三阴交穴以利湿消肿,配合外敷中草药,若治疗及时,常于3~5d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