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心综合征

(二十一)颈心综合征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之势,中青年患此病者也并不少见。颈椎病不仅令患者感觉颈部不适、活动受限,而且因颈部的骨质增生可刺激压迫交感神经,影响内脏,累及心血管系统,产生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心电图出现缺血性心肌改变、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还可引起血压升高等症状,这些表现分别被称之为“颈性心绞痛”“颈性心律失常”“颈性高血压”,统称为“颈心综合征”。发病人数超过心电图和血压、心律异常人群的40%。

颈心综合征一般多发生于中年人群,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会造成颈椎劳损,颈椎病就变得很常见。颈心综合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颈椎之类的疾病和心脏方面的疾病,其症状跟冠心病非常相似,同样也会出现心悸或胸闷,胸部也会有胀痛或刺痛的感觉,而且疼痛的时间比较长,半小时到数小时不等,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颈椎的第7节和第8节神经受到刺激,而且这种疾病很多都会被误诊为冠心病或心绞痛。

颈心综合征引起的心前区疼痛称为“颈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称为“颈性心律失常”。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可有胸闷不适、心悸、气促等症状。此外,还可伴随血压升高,这与椎骨增生或椎间孔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交感神经有关。颈心综合征会引起臂丛神经的剧烈疼痛,可牵涉肩、臂,放射到手指。时间一长,甚至会引起相应肌肉萎缩,有时会出现下肢运动障碍,肢体或躯干麻木、无力、发抖、走路容易摔倒等症状。临床上治好了颈部疾病,心脏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颈椎病临床分为5型,即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脊髓型;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病,即食管型颈椎病,比较少见。单一型颈椎病临床比较少,多为混合型。

病案:颈心综合征——病在颈项痛在心

一天早上,沈大妈同往日一样去菜场买菜,途中遇一熟人在后面跟她打招呼,她赶紧回头看,就是这一个回头,60岁的沈大妈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胸闷憋胀、心前区疼痛,之后被120急救车送进医院。心电图显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住院输液,吃药打针,沈大妈在医院里足足折腾了1个多月才稳定下来。可是回到家以后,只要一劳累、颈部受了风寒、低头时间过长,她就立刻感到心脏不适、头晕恶心、胸闷气短。心血管科的专家给她开了不少治疗冠心病的药,可吃了仍不管用。之后她又找中医开了几十副中药,吃了也不管用。症状时好时坏,休息好了,症状就轻;累了,症状就加重。

经人介绍,沈大妈来到了我的诊室。我翻看了她的病例和各项检查报告单,并仔细检查了她的颈椎。根据她的主诉,我认为她的心前区疼痛与颈椎病有很大的关系。我让她先去拍几张颈椎X片,再做一个脑CT。颈椎报告单显示:颈椎第6、7、8节骨质增生,第7颈椎椎间盘脱出。脑CT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刺大椎、风池、心俞、膻中穴,放出紫黑色瘀血约60mL,刺血完毕,沈大妈即感胸部轻松许多。嘱其1周刮痧1次(膀胱经、心经、心包经)。二次治疗:选肩井、尺泽、风府、太阳穴。经过两次刺血治疗,沈大妈的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颈心综合征的诸多症状也大大减轻,只是偶尔有点头晕。查脉象: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辅助滋阴养血膏口服。嘱其继续坚持1周1次的刮痧治疗。两年过去了,沈大妈的心绞痛一直没有复发。

治疗

1.主穴:大椎、肩井、心俞、膻中。

2.配穴:风池、尺泽、太阳、风府。

3.刺法:每次选主穴2个,配穴2个。

笔者按

一次偶然的回头动作,怎么能引出这么大的问题呢?其实,沈大妈急性发作的心绞痛,症结不在心脏,而是在颈椎。因为沈大妈素有颈椎病,听见熟人招呼,一个急回头,增生的骨刺刺激了颈部的神经、血管,而致颈部血管收缩导致后循环尤其是维持平衡的小脑缺血,所以会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脑部缺血症状。如果颈部增生组织刺激了颈部交感神经节、胸长神经,就会出现心慌、胸闷、心绞痛等症状。选用心俞、膻中穴刺血,意在改善疏通心肌的缺血状态;刺大椎、太阳穴是为了改善脑部、颈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脏的供血;心经、心包经、膀胱经刮痧,旨在疏通心脏外在的经络通道,使新鲜血液能够进入心脏供给营养。所以,刺血治疗颈心综合征效果大大优于口服药物。